返回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大量小功率发电机并联供电无疑是可行的,同时也可降低对锅炉乃至蒸汽轮机的性能要求。     要推动大量的小型发电机,出于对传动机构的简化和增加容错率,锅炉和蒸汽轮机的数量也要相应增多,不可能只用数个锅炉带动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发电机的,因此燃煤锅炉和蒸汽轮机也不须追求太大的输出功率,增加数量即可。     虽说会耗费庞大,然若从累积经验的角度来看,要为今后大汉电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学费是该交的。     之所以选择在灞西高原修筑火电站,皇帝刘彻是和诸位公卿经过仔细商讨的。     首先是考虑到灞西高原未曾设县置邑,且向来囤驻重兵,对百姓的往来通行多有限制,故在人口稠密的长安周边,灞西高原约莫算得上“荒凉”,总之相较拿下治下属民动辄十余万的京畿县邑,散居在灞西高原的百姓是不多的。     其次是考虑到京畿之地的风向,公卿们虽不晓得火电站会造成空气污染,皇帝刘彻却是知之甚详,也毫不讳言的讲述给公卿们知晓,倒不至因噎废食,为避免污染而停止推进工业化,他是大汉帝皇,可不是后世那些看本穿越小说还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环保狂魔圣母表。     当然了,若能避免出现严重雾霾,尤是帝都长安要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在尚未有能力大幅降低燃煤污染之时,就更须在选址上多下功夫。     京畿之地属大陆季风气候,每岁刮风是有规律的,夏天东南风,春秋冬为西北风,将火电站修筑在灞西高原东端,既能方便从灞水修渠引水,供给蒸汽轮机,更能尽量避免其燃煤烟尘飘往长安周边。     嗯……或许对数处“李代桃僵”的县邑不太公平,然囊括泬西邑和塬南邑在内的大长安地区住着近愈三百万军民,该如何取舍,该选择让谁付出牺牲,大汉君臣皆心知肚明,也默契的没刻意挑明。     人性是自私的,饶是是满嘴公平仁义的后世圣母表,也多仅是在事不关己时做做键盘侠,和历史穿越小说的作者抬杠罢了。     要推进工业化,要过好日子,又不要半点污染,你们怎么不上天?     刘彻是穿越者,又不是掌握核聚变技术或反物质能源的外星人,别特么整天吹毛求疵的扯犊子好么?     略有跑题,言归正传。     修筑火电站虽耗赀不菲,然因要求不高,故技术门槛不大,对现今大汉是不难的,关键是燃煤锅炉须要消耗大量石炭,且是长期性的日常需求。     长安周边虽也有数处石炭窑,但因人口稠密,不宜大肆开采,以免破坏环境,渭北如上郡等地倒是有,然要渡过渭水运来,着实不轻省,且容易污染渭水。     大河中游郡县的石炭储量倒是丰富,在铁业整合后,南阳,河东,河内,河南,汝南,五郡皆大肆兴建冶铁工坊,可不正因可就地开采石炭,省却运送损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么?     然中原通往关中最重要的陆地通道仍要经过函谷关,商贸愈发兴盛的当下,从日渐壅塞的函谷关运送大宗石炭,那可不轻省。     大汉君臣商议良久,终是决定在长安西面两百余里外的雍县开采出石炭,再将之运送到灞西高原。     雍县历史悠久,商代为太史周任之封国,称为周国。西周为王畿地,属召公奭采邑,称雍邑。春秋,周平王封护驾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赐雍为邑秦地。     雍县向来被视为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地。     及至大汉立朝,建都长安,雍县亦为京畿地,辖于京畿三辅治下。     刘彻身为穿越众,自然晓得雍县即为后世的陕西凤翔,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故唐代才取此意,将之更名为凤翔县。     凤翔作为后世华夏优质煤的重要产区,开采出的石炭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富油、有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