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变。     即便要事后要服避子汤,暂时不能孕育天家子嗣,然晋个嫔妾也是好的。     天家极为重视子嗣,故给子弟嫔妾服用的避子汤皆是药性和缓,不影响其日后生育,故待得天家子迎娶了正妻,这些嫔妾也不再需服用,但凡日后诞下一儿半女,那真真是要母凭子贵了。     说句犯忌讳的话,昔年的太皇太后和太后,可不都是出身卑微的侍妾么?     要晓得,皇帝陛下没有广纳妃嫔,独宠皇后一人,膝下也唯有太子刘沐。     若能趁着太子殿下对男女之事尚且懵懂时,在他心中留下些好感,待其再长大些,再有肌肤之亲,雨露之情,那对内宰宫婢而言,可真是梦寐以求的。     年龄差距,女大男小,从来不是问题!     况且现今太子府内的大部分内宰宫婢,年岁也都不算大的。     大汉立朝后,历代帝皇皆尚俭,数次裁减宫制,不但减少嫔妃数量,亦减却大量宫人。     待得宫人出缺,少府便会遣永巷令从民间“采女”,於乡中阅视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所选女子皆是良家子,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多为民女。     皇帝刘彻登基后,更是特意下旨,让少府今后只需择取有资质的良家女,且不得强迫,需得向其言明,入宫始为宫婢,日后合宜者可拔擢为内宰女官,不合宜者年满二十则赐予相应赀财,送其出宫。     正因如此,除却宦官和内宰,现今大汉宫闱内的宫娥们年岁都不大的,至多虚年十九,年岁最小的还有虚年十三的小宫女,放在后世才刚上初中,比刘沐才大了两岁。     即便这些小女娃尚无太深的城府算计,却也是正值怀春年岁,太子殿下不但长得不丑,且遗传了老刘家的虎背熊腰和狭长凤眸,再加上久居上位养成的霸道,和自幼习武的悍勇,眉眼间虽尚有些许稚气未消,然对怀春少女已是挺有杀伤力了。     大汉铁血尚武,臣民的审美观点较为一致,多是喜欢较为阳刚的男子,后世那些甚么花美男,小鲜肉,也就某些有龙阳之好的权贵,会放在府里养着,没事拿来乐呵呵……你们懂的。     总而言之,太子殿下脾性虽稍显急躁霸道,然在某些人眼中,还真是香馍馍。     皇帝刘彻向来不管这些事的,虽说男孩破身太早不好,但有大长秋卓文君帮着看顾,他也就没必要多加过问。     若是自家傻儿子在毛都没长齐的情况下,能搞大宫婢的肚子,折腾个小皇孙出来,也没甚么不好的,堂堂大汉天家又不是养不起,更何况早些开枝散叶,让天家子嗣兴旺,更是天大好事。     近年来,刘氏长辈和朝堂元老没少明里暗里的劝诫皇帝陛下开宫纳妃,再多生些龙嗣,毕竟现今唯有太子刘沐一个,龙嗣太过单薄,若日后……着实于国不利。     若非皇帝刘彻未及而立之年,且向来体魄强健,估摸着还能活好些年,指不定刘氏长辈和朝堂元老会以死相逼,非要让他开宫纳妃,多多“辛勤耕耘”不可。     若能早些得个小皇孙,皇帝刘彻的压力无疑会大为缓解。     非但皇帝刘彻如是想,便连太上皇刘启和诸多保皇派老臣也是这般盘算的,与其逼迫“固执己见”的刘彻,倒不如指望着日渐长大的刘沐。     说句难听的,在这些“为老不尊”的师长看来,刘沐非但肩负着传承汉室社稷的重责大任,更有为刘氏天家多多开枝散叶的义务。     刘彻对此倒是不以为意,他自身不太看重男女之事,没想着要纳三千佳丽,然若自家儿子喜好女色,只要不玩人丧德,不因沉迷酒色而耽误国政,那就随他了,能应付得来千八百个嫔妃也是他的本事。     一夫一妻制?     华夏自古本就奉行一夫一妻,只是妾室要纳多少的问题,世间本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道法自然,狮王有一大群母狮子,其它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