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索性增大国库支出便好,且须是常年如此。”

    太子殿下的想法很简单,既是要往市面投放更多的金银,那就让国库多花钱。

    “……”

    听得太子这话,包括东郭咸阳在内的大农府诸官都是愣怔。

    国库的公帑可不是随便就能花的,尤是在财税体制逐步完善的现今,各府署和各郡县都严格依预算请款,若无甚特殊情形,每岁请拨的款项都不会超出预算太多,甚至有可能消化不完预算,毕竟在层层监督体系下,鲜少有官吏敢滥用公帑,更遑论冒着枭首抄家的风险,向大农府虚报假账。

    “殿下,增大国库支出也未必能增加市面金银流通,比如造桥铺路等所谓的基建工程,寻常百姓能以此牟利者为数不多,真正的获取厚利之人若本就家赀丰厚,所得获利也未必会迅速用于花销,而会藏于库房积蓄。无花销,也就无所谓流通的。”

    御史大夫直不疑虽不掌财权,却负有纠核之责,绝非不接地气的清谈言官,又向来不怕得罪人,大农府诸官不敢明言,他却没甚么顾忌。

    搞大型基建,获利的可不就是诸多大商团及背后的世家大族么?

    若要真是计较起来,少府及背后的大汉天家,也是吃得满嘴流油。

    太子刘沐哑然无语,显是对这御史大夫还是有些犯怵。

    皇帝刘彻见状,突是淡淡笑道:“御史大夫所言在理,国库公帑乃是民脂民膏,搞基建虽也算用归于民,然收效太慢,远水难解近渴,想要增大市面金银投放与流通,还得直接惠及万民,顺带增加内需市场。”

    皇帝陛下一席话,轻描淡写的将御史大夫的话头暂且堵住,让他没法延展出“不宜与民争利”的说教来。

    倒不是诸御史不识时务,实乃忠于职守,时刻不忘警醒帝皇及臣僚。

    “陛下明鉴!”

    直不疑也是点到即止,没打算死缠不放。

    刘彻微是颌首,复又看向刘沐,意有所指的再度提点道:“想要惠及万民,就要苦民所苦,忧民所忧,老吾老以及民之老,幼吾幼以及民之幼。”

    刘沐微是愣怔,随即眼神渐亮,想到数月前,父皇曾与诸大夫谋议的一项国策。

    太子殿下出言试探道:“依父皇之意……抚其幼,赡其老?”

    皇帝陛下老怀大慰:“孺子可教。”

    刘沐底气愈足,随即向群臣抛出新议题——社会福利保障,简称社福。

    “为鼓励我大汉臣民生育,且彰显尊老敬老之仁孝,我朝当构筑社福体制,辖设育幼基金及养老基金,凡年未满七岁的年幼者,或年过五十六的年老者,皆可按月领取相应赀财!”

    太子殿下如是道。

    群臣闻言,堪称举众哗然。

    大农令东郭咸阳更是惊诧失色:“殿下,惠及万民的立意虽是仁德良善,却不可随意施为啊,我大汉现今册籍在簿之民已超八千万,加之朝廷多年来鼓励百姓生育,新生儿逐年暴增,故未满七岁及年过五十六者,近愈两千万众,若每月发放赀财,耗赀何其巨大?财源又从何处而来?”

    刘沐曾参与相关策议,此时自是胸有成竹,出言道:“大农令勿急,且听孤王细细为你讲解。”

    群臣皆是噤声,听太子殿下娓娓道来。

    之所以限定于未满七岁及年过五十六者,不是毫无道理的。

    汉袭秦制,对傅籍的百姓征收人丁税,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治库兵车马,即一个青壮年男女每年缴纳人丁税一百二十钱,而另据规定,商人与奴婢须“倍算”,即加倍缴纳人丁税。

    惠帝六年,朝廷为奖励生育,提倡女子早婚,又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所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