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辣的疼,然在先生惩戒结束之前,却是不敢缩手的。

    “你等非但歧视同窗,更时常辱骂于他,令他再不敢来学馆,实在德行有亏;为师平日训教不严,又未及时体察,更是难辞其咎。”

    费辙不忍再责罚他们,颓自摇头叹息:“吾愧为人师,已向学监呈禀此事,想来不日便要接受惩治,或难再留下任教,你等既已知错,便须好生弥补过失,今后再不得如此待人,如此才不枉为师数年的教导。”

    “啊……”

    小男孩们皆是惊骇失色,再顾不得甚么,也忘却了手心的疼痛,齐齐上前拽住先生的袍袖,慌乱道:“不是先生的错,是我等犯错,责罚我等便好,怎的要牵累到先生啊?”

    费辙看着一张张涕泪横流的小脸蛋,心下不免宽慰,觉着数年来竭心尽力的教育人,终归有所收获。

    “你们辱骂郝任,讥讽他为蛮夷,却不知其父乃是为我大汉四处征战的勇士,辱骂军眷何其严重,好在你们年岁尚幼,又未动手伤人,这才由为师施以小小惩戒。”

    费辙抬手一一抚着他们的小脑袋,柔声道:“吾身为人师,对郝任有失关爱之心,对你等有失训教之责,阖该接受惩治的。”

    小男孩们满脸无措:“不……先生无错……先生不能走啊!”

    他们自虚年六岁入得蒙学馆,便在费辙先生堂下受教,相较旁的老夫子,出身长安的费先生曾入师范学馆修业,乃是正经的科班出身,非但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更时常给他们讲些长安乃至关中的新事物,读那长安周报上的精彩故事。

    数年来,他们早已视他为亲人,如父如兄亦如友,此时闻得自身的所作所为会累及先生无法再留在此地任教,怕是要返归家乡,他们真是悔恨不已。

    若是费先生真的走了,非但他们内疚自责,旁的同窗和诸多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必是要恨死他们,便连家中长辈都要打折他们的腿。

    学馆易建,夫子难得,尤是在师资颇为不足的豫章郡,似费先生这般的好夫子,多是县府的官家和学监耗费大量心力,苦苦向长安公府求来的。

    且不论当地父母官是否真的爱民如子,至少他们的官家子弟也要入官学就读,也想延请名师教导,这就足以让他们绞尽脑汁去请来最好的教先生了。

    然而,正如费先生适才所言,他们歧视和辱骂军眷,虽是免遭惩处,然作为授业之师的费先生却要遭到究责,要去要留,便连平安县令都无从置喙。

    县辖文教局的学监除却要核鉴其是否适任,尚要与县尉辖下分掌“拥军优眷”向相关事务的军曹沟通商议。

    大汉铁血尚武,对将士和军眷向来极为优待,近年更是将所谓的“双拥条陈”明定入军律,将之垂为定制,严格依循。

    胆敢欺压军眷者,无论出身高低,必得严办到底。

    官府掌民律,却无法涉入军律,汉军内部自有军律司和军律官,有自成体系的判罪和监察体系,触犯军律者向来从不宽待。

    “先生,我等知错了,我这便去向郝任认错赔罪,认打认骂,绝不牵累先生!”

    其中一个小男孩抬手抹去脸上的泪水,说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

    费辙却是叫住他,沉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为师希望你等能真正认识到自身错处,而非是为替为师开脱,明明不知错在何处,却是低头赔罪。若真如此,你等心中反是会怨恨郝任,不思真心悔改,弥补过失,那才真是枉费为师多年教导!”

    “先生放心,弟子是真心知错,郝任虽为乌桓徙民,然若他爹爹真是为我大汉征战的勇士,且因功得册汉籍,就是我大汉子民,是我等手足兄弟。弟子愚昧,辱及军眷,若不诚心认罪,也愧对千千万万浴血沙场的大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