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官,无疑肩负着为身后派系谋求利益的责任。

    然事有例外,如遇非常时期,经过元老院提名,可设立所谓的独裁官,以代替双执政官,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二十四名扈从,肩苛插战斧的一束,此权标就是后世***的来源。

    独裁官,顾名思义,就是指可越过议事制度,独揽军政大权,实行专制统治。

    半年任期内,独裁官的地位几乎等同于君主,除却不得撼动最根本的共和体系,其权力超越并且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一切大权。

    为免引发太大反弹,独裁官或许不敢做得太过火,但若想借故打压异己,扶持自身所属派系,削弱对立派系,手段多得是,足以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屋大维背后的诸多贵族派系,本在为其谋求成为独裁官费尽心力,却猝然听闻他要放弃竞逐的权力,真真恨不得杀了他。

    执政官的任期不过短短一年,且不得连任,无非是特定贵族派系推举出的利益代表而已,虽不至悲催到任人摆布的傀儡,本身也要具有相当的才能和威望,但若不能“尽职职责”的为所属派系谋求利益,那就是背叛者!

    况且,屋大维此时的作为,等若将独裁官的位置拱手让给同为现任执政官的鲁弗斯,这是何等愚蠢而疯狂的行为?

    无法谅解!

    短暂的沉寂后,诸多曾坚定支持屋大维的贵族元老纷纷怒吼着反对,丝毫不顾平日的竭力维持的风度,鲁弗斯的支持者们却是欣喜若狂,转过来支持屋大维的议案。

    屋大维环顾环状议场,冷眼看着神情各异却皆是声嘶力竭的议事元老们,心中不免哀戚和颓丧,罗马的权力阶层已腐朽若斯,饶是国力再强,军力再盛,若无剜肉刮骨般的彻底改革,必将走向衰落,就如同曾强盛无比的希腊帝国。

    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屋大维有着舍生取义的大觉悟,却终归受限于大贵族的出身,无从体会到底层人民乃至中下阶层贵族急于求变的心态。

    他无从知晓,若依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八十年后,名为凯撒之人,将成为罗马的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且厉行改革,彻底撼动共和体制。

    他更是万万想不到,整好百年后,他的后裔盖乌斯·屋大维,将以凯撒甥外孙和养子的身份,在凯撒遇刺身亡后,继承其遗泽,改组政府,成为罗马神圣而伟大的“奥古都斯”,真正意义的君主乃至帝皇,将罗马带入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更为强盛和繁荣的帝国时代。

    只可惜,在遥远的东方,朔历史长河而上的小小蝴蝶,扇动着翅膀,不但将大汉帝国引领向亘古未有的盛世,更是将阖待变革的罗马共和国推向了深渊。

    这一世,罗马只怕再等不到内部变革的机遇期,又何来的凯撒大帝和奥古都斯大帝?

    此时的屋大维,只能无力的看着罗马渐渐滑入衰败的万丈深渊,心中的悲愤和颓丧,不足为外人道。

    屋大维已作出表态,原本维持中立的贵族元老纷纷出言支持鲁弗斯出任独裁官,促使此项议案表决通过,甚至已在心中迫不及待的盘算着,自身在未来半年内如何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至于所谓的外患内乱,他们多半觉得屋大维有些危言耸听。

    罗马属民近愈两千万(含平民与奴隶),且多半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亚平宁半岛,依照罗马的兵役体制,凡十七岁到四十六岁的公民,全都有义务应征入伍。

    作为渴求疆土、喜好掠夺且重视军功的好战民族,兵役对罗马公民而言,与其说是一种义务,倒不如说是一种代表荣誉的高贵权利。

    相较于同时期的大汉帝国,罗马共和国反倒更有种全民皆兵的味道,毕竟大汉兵役的明定役期仅两年,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