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3章:千古名将今何在、血沃沙场、山河衰败(第2/2页)  南宋第一卧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抄截等等一系列的窘境!     ……     一直等到他们这支队伍,爬上了秦岭的分水岭附近,沈墨忽然觉得周遭的风一下猛烈了起来。     当沈墨猛然间惊醒,抬头看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站在秦岭的绝顶之上。     在这里,北方冬季的烈烈北风被拦住。岭南和岭北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这里是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庇护着南方宋朝汉人的一道天然屏障。     这座天然形成的巨大山岭,横贯于中国中部,就连风都被它拦住,连天上的乱云都难以飞渡!     此刻,沈墨站在这里,他身后就是与大宋百年为敌的金国。而他的面前,就是自己的家乡故土。     这就是秦岭,谁说山河无情?     ……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皇帝在长安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佛事活动,派中使去凤翔法门寺迎佛骨。     据当时的记载:“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于是韩愈上直谏,结果触怒龙颜,被贬为八千里外的蛮荒之地潮州当刺史,押送出京。     当他走到秦岭北麓蓝田的时候,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     斯时古道西风瘦马,百里杳无人烟。年逾五旬的韩愈仰天长啸:“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在历史上,班固的如椽巨笔也这样描写过秦岭:     “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秦岭横贯东西,全长三千二百里。磅礴巍峨,是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这里是中国的先祖龙脉。史帝文商、儒释道法、田河峪林、关隘要塞。     可以说:“一座秦岭,半部国史。”     宋代诗人汪元量也有一首关于秦岭的诗:“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     此时此刻,沈墨站在秦岭的高峰上,在他的东边,就是秦岭第一高峰——太白山。     这个时候,沈墨才忽然间想到了一件,看似巧合的事!     千年以来,大秦、大汉、大唐、中华民族的那些辉煌时刻,居然都是在秦岭脚下上演的。它是汉水丹江的发源地,是紫气凝聚、霸业复兴的福地!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