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一盘棋(第2/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唐军抓住破绽,将他的防线击破。    若真到那一步,那吐蕃别说称霸雪域。    恐怕真的要落到亡国的下场。    论钦陵只盼着乌梭拉堡等后续的防线,能挡住苏大为,至少迟缓苏大为的攻势。    以拖待变。    拖住个鬼。    打破乌海第二天,苏大为便挥军直入。    急行百里,第三日到达战场。    以轻甲步卒攀上乌梭拉山,以轻便的“火雷”投掷,轰击吐蕃人的石堡。    前方以轻步卒开路,后方以大唐巧匠制成的投石机,将燃烧着黑火油的大火球,投向吐蕃人的阵地。    那一仗,天空被火雨所填满。    仅一日夜的功夫,乌梭拉堡告破。    第六战就是勃列。    在勃列,苏大为麾下唐军经历了最艰苦的一仗。    最艰难的不是吐蕃人带来的麻烦,而是高原反应。    海拔四五千米的勃列,令唐军大量非战斗减员。    情势对唐军极为不利。    哪怕早早配好了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药物,唐军依然很难撑过缺氧反应。    这一仗,唐军开始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在支撑着。    最后竟有一半的唐军,因为高反,无法持续战斗,倒在战线上。    其中又有近千人,再也没有醒过来。    成为此次征吐蕃,苏大为部,最大的战损。    勃列的吐蕃守将,抓住战机,发动了一次决死反扑。    眼看唐军即将大溃,危急时刻,一个意外情况挽救了此次苏大为的西征。    那是仆从兵。    苏大为为目前唐军中,最擅于转化敌人的大将。    从征西突厥时代,他就极为重视征召和转化胡人,将其变为大唐的仆从。    此次从翻跃大非川,再次强掳了十余支吐谷浑部落。    开始这些吐谷浑牧人并不堪用。    在雪谷一战,还险些坏了大事。    但随着一次次战斗,亲眼见到唐军的强大,这些吐谷浑人在战争中,终于被苏大为成功的转化,完成了收编改制。    从开始的不灵活,不懂唐军军令和旗号,做不出应有的反应。    到勃列时,这支吐谷浑仆从,已经初具战力。    而且心气也起来了。    打弓仁,打乌海,打得吐蕃大相禄东赞大败而逃。    吐谷浑人此时真的就当自己如唐军一样。    在苏大为的号令下,吐谷浑仆从在那一仗表现极其英勇。    生生挡住了吐蕃人的反扑。    吐谷浑人虽然也惧高原反应,但比中原来的唐军已经好得太多。    最后在唐军麾下的突厥骑,在阿史那道真的带领下,绕到吐蕃人后方,前后合击,终于大破勃列守军。    赢得了这一仗。    在打下勃列后,唐军不得不做休整和重新整编。    将作战的主力从唐军,替换到吐谷浑仆从身上。    同时医治伤员,还有将高原反应严重的士卒留下,休整了半个月时间,方才重新上路。    然后一路过通天河,过玉树,过漫长而广袤的雪原,终于到达吐蕃人的国都逻些。    即为后世拉萨。    此时连番作战,苏大为手中兵马减员严重。    只有二万余人。    但这二万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要想凭此二万人,打下逻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逻些虽不比大唐长安,却也是吐蕃人防守最严密的帝国心脏。    但此时苏大为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率领二万人,绕着逻些不慌不忙兜起了圈子,时不时的做出攻城的威慑举动。    令逻些城中的吐蕃贵族们一日数惊。    这之后,便是围点打援。    将吐蕃人从各处抽调回来的勤王军队,一一吃掉。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先挑弱的,打了之后,再吸纳降卒,再分散打散到唐军中。    数月过后,苏大为麾下兵马,由二万,膨胀到七万余人。    人多了,吃饭的嘴也多了。    不过这好办。    逻些是吐蕃国都,附近不缺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