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华盛极常如梦(第2/3页)  大明春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是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并不能因此就轻易了结。首先是大臣贵族们提议废后,他们把一切都怪罪到了伊苏娃头上,认为是她左右了国策、才导致真腊国的浩劫。

    这次伊苏娃没有反驳,她甚至无话可说。

    她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以前她唯一的亲弟弟胡作非为,她作为亲人为安恩辩解,本以为只是人之常情;但她觉得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贵族们不在乎他们的亲情,那点私情、当然没法和吴哥城的劫难相提并论。

    最主要的原因是,伊苏娃的家族已经彻底完了;后族实力不存,其他大臣贵族、便无须再惧怕王后。她连自保的力量也没有,毋庸想报复的事。

    伊苏娃在极度悲痛与愤恨之后,她现在已进入绝望与无奈无力的心境。她都懒得去争了,全家就剩下她一个人,还有甚么好挣扎的?

    然而,国王顶住了贵族们的压力。他没有为伊苏娃说话,却也一直没有点头废后。

    伊苏娃在一头象背上,向国王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她感受得到,国王奔哈亚虽比较沉默,但一直都是很宠爱她。而且奔哈亚也有他自己的无奈。

    只要再熬两天,等大队人马赶到金边城、就能稍微好一点了。金边城还有真腊的部分军队,当地大多贵族与官员、也仍然效忠国王。各方势力一多,眼下这些贵族们就不能太肆意妄为。

    事情到了最后关头,却并没有这么顺利。次日,不知道哪些人从中煽|动,国王卫队居然发生了兵变。许多将士围住了国王的近卫,自己人兵戎相见,拿着兵器对峙。兵变的将士宣称,伊苏娃有罪孽,已不配担当他们的王后。

    奔哈亚为了避免自己流血混战,只能权宜行事,终于当众点头答应废后。风波才因此稍稍平息。

    不久有消息传来,殿后的卫队与暹罗追兵发生了战斗。但等暹罗人尾随而来时,国王等一大群人已到达了坚固的金边城……

    金边城受到了形势的波及,此时也是人心惶惶。大臣和将军们一边部署防务,一边急着要找办法化解危机。真腊国最紧要的事,便是要尽快结束战争,才能从一败再败的狼狈形势下、缓过一口气来稍作稳定。

    大多人劝说国王遵守许诺,应立刻废后,以便保住已经摇摇欲坠的威信。奔哈亚只好信守承诺,不久之后宣布废除王后的名位。

    真腊国是一个古老的王国,人们在内|斗中经验丰富、有章可循,从而一步步地铲除政|敌。那些早已对后族不满的人,就等着先废后、才好继续落井下石;如今伊苏娃的处境,都在向着这样的方向进行。

    果不出其然。很快就有人提议,把废为庶人的罪人伊苏娃、以及安恩的头颅,一起送到明国人的营地去,向大明请罪求和。

    而这个荒唐的提议,竟立刻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

    国中不满后族的、只是少数人,但剩下的大多人只顾自己的好处,并不关心伊苏娃的死活。目前金边城并不安稳,真腊国谁都指靠不上;缅甸国太远了,占城国与真腊前两年的战争还在继续。只有大明国人目前才有可能干涉形势,不过首先得争取到大明的庇护。

    牺牲一个大伙儿都不关心的人,争取到更多议和的机会,有几个人不愿意?

    只有奔哈亚很不情愿。

    真腊王国先前便经营修缮过金边城,早已有了迁都的打算,因此金边城也修建了一座王宫;奔哈亚便住在这座王宫里。已经不是王后的伊苏娃,好不容易才进了王宫、再次见到奔哈亚。

    两人相顾无言。奔哈亚贪婪地打量着伊苏娃,似乎想一次就把她的一切记住。他的目光里,尽是不舍。如果他解释一切都不是他的意愿,那么也是真诚的话;然而奔哈亚甚么也没说,他是个比较沉默的人。

    伊苏娃见到他的眼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