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八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2/3页)  大明春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干过扣押、甚至杀死明国使节的事,大家却相信明国朝廷在这方面守规矩。或许人很容易依靠经验来判断罢。

    明国朝廷确实不会轻易做那种事,哪怕双方关系很糟的时候,明朝还是接待了鞑靼使节马哈子。去年明国人知道鞑靼丞相在挑拨瓦剌与明国的关系,仍然把丞相脱火赤、阿莎丽放回了草原。而现在是明国人主动进攻鞑靼,情况不比之前恶劣,他们怎么会杀使者、甚至对付皇帝的熟人阿莎丽?

    于是阿鲁台与大汗道别,回到了阿苏特部的驻地。

    他见到妹妹,便开始谈论鞑靼人此时的处境,以及与明国议和的重要。

    阿莎丽困惑地问道:“长兄为甚么要说这些?”

    阿鲁台沉默了片刻,只好直说道:“我们鞑靼人不相信那些纸,除了在主面前歃血为盟,联姻是最好的诚意。我们把你送到明国京师去服侍皇帝,如果明国皇帝愿意修好,照身份来看,应该会封你为皇妃。”

    阿莎丽忽然露出了一丝冷冷的笑意,又隐约有自嘲的意味。

    “如果皇帝宠爱你,你应该争取让皇帝认可一些事,包括科尔沁人在辽东北部驻牧。明国皇帝会宽容你的要求,你毕竟是鞑靼人,为自己族人着想没甚么错。”阿鲁台道。

    阿莎丽道:“可我记得,长兄原本打算把我送给大汗,现在又为何要送我去明国?”

    “现在你明国更重要。身为阿苏特部首领家的人,这是你应该做的事。”阿鲁台正色道,“这也是大汗的意思。”

    阿莎丽收起了笑容,只剩一脸无奈。

    阿鲁台也不知道妹妹是否情愿,只是看她的反应好像并不太高兴。好在阿莎丽似乎认命了,这回没有再反抗,事情遂顺利进行。

    ……鞑靼使节、以及阿鲁台的妹妹南下之后,很快落入了明军手中。

    王斌在中军大营见到阿莎丽,一眼就认出了她。乃因去年他才见过阿莎丽,便是在跟随圣上北巡的途中、遇到的那些鞑靼残部。而且从山东到北平一路上,王斌与她见过不止一次。

    这色目女人对王斌也有印象,看到他便道:“原来将军就是定国公?”

    王斌坐在帐篷里的上位,一时没有出声,只是上下打量了阿莎丽一番。去年北巡的路上,圣上身边的人、不是公侯就是大臣,这娘们似乎没记住王斌的身份。

    阿莎丽也看着王斌,她没有听到回应,好像开始有点担忧了,也不再多言。

    这时王斌转头道:“好生招待阿鲁台的妹妹,别难为她。”

    他接着又对阿莎丽径直说道:“你歇一晚,明天就动身去京师。”

    阿莎丽愣了一下,一副有甚么话的模样。王斌不耐烦地挥手道:“你有啥话,见了圣上自己说。”于是侍卫上前请阿莎丽出帐。

    接着王斌又见了鞑靼人的使节,听明白来意,原来鞑靼人想求和了。

    王斌便决定,把鞑靼使节与那阿莎丽一并往京师送。至于朝廷愿不愿意答应鞑靼人求和,王斌暂且无须操|心。

    当此之时,鞑靼军主力已经过了哈剌温山,向西北方向远遁,明军主力已然追不上他们。而此役明军的意图,也只是打击鞑靼人在辽东地区的势力,辎重粮草根本无法维持远途跋涉的追击。负责运输补充大军粮秣的民丁、将士不够,也无法让大军远征。

    于是明军主力停止了无益的追逐,在哈剌温山附近逗留了数日。

    不久后,中军获知消息,瓦剌人正在准备进攻鞑靼诸部。这时副帅吴高便建议退兵南撤,向辽河上的仓库靠拢补充粮秣。

    陆良侯陈贞也附和道:“福余卫首领海煞男答奚,派兵四处劫掠,抓了一些兀良哈人做奴|隶。那些兀良哈人,家破人亡,账却要算到咱们头上。现在辽东都司的人丁太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