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靠,谁说司马不通政务来着?!

    苏油只好拱手:“苏油只是建议,具体条陈,就麻烦司马公与吕公了,还有好多杂务在身,先请告辞。”

    司马光赶紧招呼:“明润你先别走,还有事情商议。”

    苏油只好停步:“司马公请讲。”

    司马光从抽屉里取出一道奏章:“这个你看看。”

    苏油将奏章结果,只见上面写道:“近降农民诉疾苦实封状王啬等一百五十道;除所诉重复外,俱以签帖进入。

    窃唯农蚕者,天下衣食之源,人之所以仰生也,是以圣王重之。

    窃闻太宗尝游金明池,召田妇数十人于殿上,赐席坐,问以民间疾苦,劳之以帛。

    太宗兴于侧微,民间事固无不知,所以然者,恐富贵而忘之故也。

    真宗乳母秦国夫人刘氏,本农家也,喜言农家之事,真宗自幼闻之;

    及践大位,咸平、景德之治,为有宋隆平之极,《景德农田敕》至今称为精当。

    自非大开言路,使畎亩之民皆得上封事,则此曹疾苦,何由有万分之一得达于天听哉!

    是故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可变也。若王安石、吕惠卿等所建,为天下害,非先帝本意者,改之当如救焚拯溺,犹恐不及。

    昔汉文帝除肉刑,斩右趾者弃市,笞五百者多死,景帝元年即改之。

    武帝作盐铁、榷酤、均输算法,昭帝罢之。

    唐代宗纵宦官求赂遗,置客者,拘滞四方之人,德宗立未三月罢之。

    德宗晚年为宫市,五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馀,顺帝即位罢之。

    当时悦服,后世称颂,未有或非之者也。

    况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乎!”

    苏油大惊:“司马公,这道奏章上不得!否则即入小人彀中也!”

    司马光问道:“为何?”

    苏油现在心里充满了蔡确当年对上王珪的无奈:“司马公是受了朝中流言蛊惑的影响,如今有种说法,乃陛下当三年无改陛下之道,是为诚孝,否则是不孝,对吧?”

    司马光点头:“正是,所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道奏章正是针对此说,劝太皇太后坚定信心。”

    “明润却因何说是入小人彀中?”

    苏油心里狂翻白眼:“司马公,不管是以子改父,还是以母改子,落脚点都在一个‘改’字上。”

    “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司马公之改,还是太皇太后陛下之改,所改者,乃不良之法,而绝非先王之道!”

    “这一点,一定要辨析明白!”

    “先帝在日,已容我在汴京改了青苗、市易,在陕西改了保马、保甲,而他自己,亲自下旨在汴京改了免行,在相州改了保马。”

    “可见先帝之志,从来都在善体元元,不惮改正。”

    “我们如今所为,正是秉承先帝志道之要,以富国安民为务。”

    “法利于国家百姓者,存留之;不利于国家百姓者,去易之。”

    “元丰以来,先帝一直就在践行此道,怎么能说陛下如今是改了先王之道呢?”

    吕公著在这方面远比司马光强:“对!明润这番话才是正理,幸好君实你让明润看了,不然这道奏章上去,就坐实了改易先帝之道的口舌!”

    苏油毫不客气地拿起桌上汽灯旁的火柴,直接将司马光的这道奏章给点燃后丢进火盆:“相公,宰执之要,在调和鼎鼐,平息矛盾,而不是激发矛盾和冲突。”

    “朝中如今已经够乱了,大失元丰五年以来的清宁气象。”

    “禹玉相公就算身有百短,这一点之长,也足值相公明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