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彦就着西域地图,给一群小白做地缘政治科普。

    “黑汗,在突厥语里为‘喀喇汗’,喀喇本意为黑色,因其国尚黑,故称。”

    “其国民最早为唐时迁入河中的九姓回鹘,具体立国时间已不可考。”

    “其后五代之乱,回鹘汗国亡时,庞特勤率领十五族西奔葛逻禄,也溶入这一区域,之后他在葛逻禄即可汗位,在国书里正式将自己名称命名为黑汗。”

    “庞特勤建牙帐于楚河上游的八剌沙衮,早期汗国领土仅限于七河地区,其后与周边诸国征战,逐渐扩大到现在的版图。”

    “汗国建立之初,与突厥、回鹘相类似,信奉萨满教与拜火教,也有部分摩尼教徒与佛教徒。”

    “第三任大汗萨图克为了对抗其叔叔奥尔古恰克,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大力推行天方教,并凭此得到了汗国西部天方教众的大力支持,经营起强悍的古拉姆近卫军。”

    “在更西方的天方教邻居萨曼的援助下,萨图克以武力从信仰萨满教的叔父手中夺取了汗位。”

    “夺位之后,萨图克立天方教为国教,之后引进萨曼制度,大力革新,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后,实力大为增强,甚至和另一地区大国加兹尼一起,联手灭掉了萨曼王朝,并以阿姆河为界,两国平分了萨曼王朝原有的疆域。”

    “黑汗由此达到了鼎盛,八十年前,甚至灭掉了于阗。之后不久,又与同族高昌回鹘发生战争,虽然因为辽国支持高昌,让黑汗没有得逞,但是足见其国力之强大。”

    “之后汗国陷入衰落,五十年前,分裂为二,西汗为阿里后裔,以撒马尔罕、布哈拉为都城;东汗为哈仑后裔,以八剌沙衮为政治、军事都城,以喀什噶尔为宗教、文化中心。”

    “前年,塞尔柱攻下布哈拉,西汗名存实亡,如今的黑汗,其实是指的东汗。”

    “黑汗国强大的原因,就是奉行军功爵制。与秦国相似,因此得以急速强大。也正因为此,其后也与西周末期相似,各路小汗王坐拥势力,各自为政,相互攻伐,最终衰落分崩。”

    “因为以游牧起家,故而特别注重骑兵,最擅长迂回包抄与诱敌深入战术,在战斗时,先依靠马上弓箭手所射出的箭雨杀伤敌军,再依靠近战的重装骑兵发起致命冲锋,一举将敌军打垮。”

    “而其步兵战术相当落后,更缺乏重型攻城器械,因此攻城战是一个致命的硬伤。”

    “在萨图克时期,黑汗除了政治,对军制也大力改革,图萨克从各个突厥部落征集一批精壮青年,组建了效忠自己的近卫部队,称为“古拉姆”。”

    “这支部队有着严格的规范与纪律,并通过信仰约束自己的行为,故而战力精强,所战皆克。”

    “诸公请看,这就是敦煌壁画上的古拉姆近卫重骑军。”

    “他们有高大强健的马匹,有精良锁子甲,重甲,尖顶护颈盔,并给马匹装备铠甲,增加防护。”

    “战士所用的兵器,包括锤、刀、剑、圆盾,骑射技艺也非常高超。”

    章惇看着拓本:“他们的马匹很不错,肩高齐人。”

    “是的,而且这是黑汗国最强的军力,他们人也高。”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称为‘阿斯卡’的普通民兵,以及类似小诸侯的的‘伊克塔’骑兵。”

    “因为普遍信教的关系,他们还能煽动民众,组织出一支流民军队,流民军队也剽悍善战,勇猛好斗。”

    “但纪律涣散,缺乏约束。一旦战场形势出现不利便军心动摇,严重时甚至会作鸟兽散;”

    “在灭于阗的过程中,流民军便是先锋,先是在昆仑山遭遇惨败,之后却也是在财富的诱惑刺激下,首先攻入于阗城,并且对于阗的佛教古迹进行了疯狂的洗劫破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