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自贬(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执,何人能及此?若说其为党,怕是有些……不公。”

    赵煦哈哈大乐:“姐姐想到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按照那些人的算法,最大的蜀党,数过来数过去,难道不该是朕?”

    小妹崽花容失色,离座对着赵煦跪下:“此语如何出得君王之口?陛下当以天下人为心,岂可自列门类。传到外间,只怕后世有污毁陛下为昏君,更有辱蔑司徒为佞臣者。臣妾请陛下收回此语。”

    “好好好收回收回……”赵煦这下真吓得手忙脚乱,赶紧将小妹崽扶起来:“这不是夫妻闲话吗?放心,此话出不得这间屋子。”

    “我已将大苏的辞呈和黄庆基的弹章交给三省论列了,两人进退,自有国法。”

    孟皇后这才缓和了过来,嗔道:“陛下刚刚真是吓死人了。”

    “姐姐才真是吓死人了。”赵煦心有余悸:“以后有什么话就好好说,不可再如此。”

    “那官家先要答应臣妾,亦不可再如此。”

    “答应答应……”赵煦连连点头。

    孟皇后重新坐下来:“夫子这次,怕是去意甚坚,留不住了……陛下,朝堂自有法度,倒是不怕,反倒是太皇太后那里,不好交代。”

    赵煦叹气:“夫子声名太高,本身又洒脱不羁,不知韬晦,故而易为人所攻。其实我知道,他是坦荡人。”

    说完沉吟起来:“不过太皇太后那里,还真有些麻烦。”

    孟皇后思索片刻,说道:“不如这样,官家单独召见夫子,许于宝慈宫请问太皇太后起居,至于最后到底谁说服谁……就看天意。”

    赵煦对自家老婆的智慧不由得佩服备至,也对,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好不过。

    辛卯,赵煦转达了太皇太后懿旨,命苏轼入宫奏对。

    群臣都是大惊,太皇太后抱恙之后,已经移养深宫,不再召见群臣,这番做派,摆明了是要拉偏架插横杠。

    苏大胖子只怕转眼就要发达!

    然而太皇太后和苏轼的奏对无人知晓,苏轼出宫之后也是神色自如,就在群臣以为自己猜准了的时候,内中却突降指挥,苏轼升观文殿大学士,然后……出知扬州。

    立刻就有人为大苏抱不平,左司谏虞策上书:“臣备位言职,朝廷进退大臣,宜有论列。而臣窃自念,轼于元丰年中曾荐举臣,在臣之心,诚恐近薄,有愧风谊,以此不敢入文字。臣之尸职,无所辞诛。乞除臣一小州差遣。”

    承接制书的翰林学士顾临也拒绝拟诏,上奏:“蒙赐诏书依旧供职,深沐厚恩。但苏轼外放之诏,臣不敢领。惟思国法有常,人言可畏,虽善恶之明无论,而愚臣之分难安。伏望圣慈亟加臣责罚,以绝小人之幸,以警在位之臣。”

    这才叫脑残粉,前者是说大苏是我崇拜的偶像,但是因为我是他举荐的,因此平时不敢亲近,现在朝廷贬他,我也不敢替他说好话,这是尸位素餐,请朝廷把我也贬了。

    后者说朝廷贬放大苏不明不白,善恶都没给个说法。虽然我们不敢说朝廷的不是,但是如果大苏是小人,那我自问就更应该算,所以这诏书我不敢写,也算是尸位素餐,请陛下把我也一起贬了,算是给大家一个警示罢!

    诏不允。

    但是不允有屁用,朝廷贬官,是需要翰林学士拟诏的,当年蜀党对抗洛党,就是大苏的翰林馆打程颐的御史台,整个翰林院,几乎都是大苏的粉丝。

    和大苏不对付的人也有,但是这些人的文才别说和大苏相比,就连和大苏的粉丝们相比,差距都老远。

    而且以大苏如今的声望,更是远超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同期,加上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思很暧昧,出外就出外,学士衔却还升了一阶,这算啥?

    真是无人敢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