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四百五十六 诸葛亮原来真的简在帝心?(第2/3页)  东汉末年枭雄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舟共济?

    不要想太多了。

    郭鹏用实际行动打碎了毛玠不切实际的设想。

    毛玠更加惊恐,连连点头。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自己众叛亲离黯然下野甚至锒铛入狱的景象。

    郭鹏明面上的身份已经是太上皇了,不能明晃晃的干预朝政,而且他正在云游,谁知道事情爆发的时候他来不来得及出手相助呢?

    毛玠深深地感到忧虑。

    也是考虑到这一点,考虑到被自己驯服的那些部下们堪忧的政治操守,郭鹏觉得就算毛玠有了些许准备,也难逃一劫。

    财政部的财政压力很大,这些年用钱的地方也很多,为了凑出足够的钱款,王粲早就成了惊弓之鸟,些许风吹草动就能把他吓得半死。

    所以他越来越求稳,之前若不是郭鹏授意,毛玠这档子事儿他绝对不会干预。

    毛玠是个敢为的人,而且还有做事情的想法,这样的人在高级官僚之中并不太多,甚至越来越少。

    高级官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魏帝国的高层很有可能变得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引入一些敢作敢为之人很有必要。

    毛玠要保。

    郭鹏有了想法。

    “这样,孝先,你这边办事的同时,你再上表给皇帝,就跟皇帝说,我让你上表给他,跟他商量一下最糟糕的情况下该怎么稳住雍州局势,你就这样说。”

    毛玠愣了愣,看了看郭鹏,忽而灵光一闪,立刻意识到郭鹏让他这样做的目的。

    “太上皇……”

    毛玠站起身子,走到郭鹏面前,跪伏在郭鹏面前。

    “太上皇相助之恩,臣,永生不敢忘怀。”

    “起来吧。”

    郭鹏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不是为了私情帮你,高层官员里,如你这般敢作敢为者,已经越来越少了,皇帝身边不缺尸位素餐之人,缺的,是敢作敢为之人。

    尽管有些时候你的思虑并不完全周全,可是总比那些谈到办事就畏之如虎的点笔先生要好,这一次我帮你,下一次,你要帮着皇帝,你要思虑周全,明白吗?”

    毛玠的心思百转千回,最终化为深深的感叹。

    “臣,遵旨。”

    “好。”

    谈完这件事情,毛玠心里有了底,便从容了许多。

    郭鹏也轻松了一些,闲聊一阵,忽然想起了此事的始作俑者诸葛亮。

    打破坊市界限、勇于发展商业来帮助凉州摆脱贫困的人,最开始是诸葛亮。

    “孝先,你觉得诸葛亮这个人怎么样?”

    “太上皇的意思是?”

    “为人,处事,能力,这些方面的看法,你是他曾经的上司,你对他应该有些了解。”

    “的确如此。”

    毛玠点了点头,想了想,想起了当初那惊险的一幕,还有之后对诸葛亮加深的了解。

    说他敢为,没错,但是比其他,诸葛亮才是那个更加敢为的人。

    “以臣来看,诸葛亮的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打破坊市界限发展商业就是他最先提出并且付诸实践的,他在敦煌郡办的非常好,臣之所以决定这样做,也是借鉴了他的经验。”

    “为人呢?为人如何?”

    郭鹏接着询可。

    “为人的话……”

    毛玠想起了之前诸葛亮想把凉州贪腐案捅到中央的事情,不由的一阵后怕。

    之前那件事情要是真给他捅到洛阳去,自己估计早就居家赋闲了,可以说诸葛亮是个官场上的另类,在他身上看不到官场潜规则留下的痕迹。

    他仿佛还是仿佛还是那个他,不曾改变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