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2/3页)  韩四当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怎会有三妻四妾那种想法。别说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等娃长大了我还要写个《韩氏家训》,今后我韩家子孙一概不许纳妾,谁要是敢违此训,就不配做我韩家人!”

    “为何不许纳妾,我见好多官老爷都纳妾,有的还纳好几房。”

    “一样有不少官老爷没纳妾。”

    “可要是无后咋办?”

    “过继。”

    琴儿嘀咕道:“过继的哪有自个儿亲生的好。”

    韩秀峰沉吟道:“过继的是没自个儿生的亲,可过继的一样是我韩家人,一样是我们的子孙。总比纳妾搞得嫡庶不和、祸起萧墙的好。何况这个先例一开,咱辛辛苦苦攒下的这点家业也就快完了。”

    “不会吧?”

    “咋就不会,不信你想想咱们巴县的那些大户人家,发家的时候有几个纳妾的?等到有不肖子孙纳妾,离家道中落也就不远了。”

    琴儿仰着头想了好一会儿,喃喃地说:“想想还真是!”

    “其实不用刻意去想,我们身边就有,吉老爷祖上几代没纳过妾,黄老爷祖上几代同样如此,这一说我还想起了个人。”

    “谁?”

    “我也是在泰州时听郭大人说的,那人我并不认得,不过非常有名。”

    “究竟是谁,我有没有听说过?”琴儿急切地问。

    “你应该没听说过,不过现而今只要是做官的个个如雷贯耳。”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他就是段大人和郭大人的同年、现而今正在湖北平乱的曾国藩曾大人。”

    “曾大人打算纳妾?”

    “曾大人没,我说得是他家的事,他有个弟弟叫曾国华,因叔父无子,曾大人的父亲就将他那个弟弟过继给了他叔父为嗣。而这个曾国华颇有天分,他养父、生父包括曾大人这个哥哥对他期望都很高,结果他跟另一个哥哥曾国葆去省城应试时,鬼迷心窍喜欢上一个青楼女子,给家写信说要纳妾。”

    “纳了吗?”琴儿好奇地问。

    “哪这么容易,他生父、叔父和几个哥哥看到信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们这一房迁居湘乡那么多年,上数好几代都没纳妾的先例,都觉得这是‘家之大不幸’,家里人商量了一番,先是让同辈的几个兄弟去劝,发现劝了也没用,他生父也就是曾大人的父亲亲自去劝。”

    “最后劝住了吗?”

    “没能劝住,听郭大人说主要是曾大人的父亲觉得他已经过继给了那一房,好多话不方便说。而他叔父也就是养父又有些怕他,他明媒正娶的妻子胆又小,反正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折腾了近一年只能让他纳了。不过不是那个青楼女子,而是在乡里找的另一个女子。”

    “这还不是纳了!”

    “我是说纳妾不是件好事,只会搞得家宅不宁。”

    琴儿想了想发现确实有几分道理,又问道:“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郭大人又是咋晓得的?”

    “郭大人跟曾大人是亲家,郭大人早在翰林院时就把他家千金许给了曾大人家的小公子。据说郭大人家的千金那会儿才两岁,曾大人家的小公子那会儿刚一岁。”

    “这门亲结得真好,郭大人真有眼光!”琴儿羡慕地说。

    韩秀峰乐了,不禁笑道:”你想哪儿去了,郭大人可没那么势利。刚才不是说过吗,郭大人和曾大人本就是同年,并且一起馆选上翰林院庶吉士的。真要是论家世,郭大人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比曾大人家好。”

    “这么说是曾大人家高攀了?”

    “也谈不上高攀,郭大人和曾大人都是进士,两家结娃娃亲堪称门当户对。”

    想到娃他爹不但对任钰儿真没别的想法,甚至打算写家训不许子孙后代纳妾,琴儿心里甜滋滋的,再想到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