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1、人间一年,皇宫一天(第2/3页)  大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万长生居然说:“您这好记性要是全用到篆刻上,估计能出更多好东西。”

    老荆头瞪眼,旁边突然有梅姑娘的笑声:“你们爷儿俩又开始了?”

    万长生笑:“逗师父开心的,他就是太严肃了。”

    荆老头反驳:“我哪里严肃了,这么平易近人!”

    万长生是形容:“我们要在严肃的工作中,保持轻松的态度心情,您这一直都全神贯注,精力耗费太大。”

    荆老头终于乐了:“我干了一辈子,现在还要你来教?”

    万长生表扬:“对!就是这个情绪,这个态度就是对的……”

    梅姑娘和她的几个同事经过都哈哈哈笑。

    荆老头使劲挠挠自己的白头发抱怨:“所以半截徒弟收不得,你知道当年我师父,光是要我磨刀就磨了整整一年!我要是从头收拾你,哼哼!”

    万长生不怵:“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你敢要他磨一年的刀,本意是想打磨锋芒,他能立刻辞了不做,你信不信?”

    老荆头简直痛苦:“十年前……有个孩子蛮不错的,就是这样跑了!”

    万长生幸灾乐祸:“哈哈哈,所以才便宜我了,这事儿得怪你……”

    荆老头觉得自己拳头都攥紧了,想收拾这个皮痒痒的徒弟,可是一看万长生那温和的目光,才发现自己压根儿没火气,只好叹惋:“是啊,我知道你是绕着弯提醒我,别老顽固,别一直守着老一套,可我也是师父教的,也没谁教我怎么做师父,真是几十年都在这个院儿里。”

    万长生没大没小的搂师父肩膀:“以前吃饱穿暖都成问题,找个好工作,进皇宫博物院工作,那当然珍惜,人也足够朴实,说什么信什么,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个个都讲自由个性,明知道吃亏也不低头,宁愿吃糠咽菜,也不受窝囊气,真的,现在大多数平头老百姓家里,有口饭吃还是不难的,那何必来你这里受罪呢。”

    过路的其他老师傅都哎哟哟:“老荆!跟徒弟够亲热啊……不摆一桌?”

    “老荆,气色好得很啊,连衣裳都换了新的,有了徒弟,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

    老荆头没把徒弟手甩开:“成啊!晚上喝两盅!”

    吆喝着就喊开了。

    师徒俩走进到处都是玻璃柜的宫殿展厅里,其实基本上也是不许随便触碰原品的,但这会儿能够不受限制的在各个展柜前面随便看,随便拍照,要开柜子得好几层申请。

    摹印组的事情确实少,师徒俩走过来时候就浏览了珍品清单,各种青铜器、木质、玉器什么的都不太可能有印章,所以现在快速的全面浏览下物件,只有十余件画作品需要统计摹印。

    因为原迹真品都有极为严格的进出库规定,所以就连修复单位大多都是趁着这样的展出机会来检查这些国宝级珍品。

    从徐渭到董其昌,再到朱耷,随便哪位都让万长生不由自主的顶礼膜拜。

    杜雯早就给他说过,博物院、画展是能够尽快扩大眼界的最佳方式,观音庙里面之所以能让万长生埋头一辈子,就是因为那些跨越千百年,依旧在展现艺术魅力的字画碑文。

    可是跟拥有上百万件藏品的皇宫博物院相比,小小小巫见大巫的差距都不足以形容。

    光是今天能看见的十余件画作品,那都是历史上顶尖的传世名作,如果论价钱,真有点侮辱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

    岁月久远,这些作品身上被历代有地位的点赞狂人们留下多少不一的印记。

    从三四个到五六十个不等,最多的那张《文苑图》上密密麻麻的印章,只要有空的地儿,连画面人物脸侧的间隙,都被盖上了章!

    幸好老荆头说这张画他七八年前就摹过,还以这张开始对万长生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