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52 名王身死,自应有殉(第2/3页)  冠冕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这样的警告。

    所以第二个意图才是重点,暗示鼓励侄子们去针对少王,最好是有落实在实际上的打压之举。敲打一下少王,让他明白谁才是他真正的依仗,不要自恃邪能便自作左右之顾。

    至于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太平公主所想到的了。

    群众奔趋西京,可见少王誉望仍然不浅,魏王等想要收拾掉少王,也要做一番人力的布置与投入,而且可能还会引发一些变数,当中就有可供利用,将朝局秩序重新调整一番。

    虽然这样会将少王置于不利,但一切因果,概是自求,他本来可以避免,昏计念差,不怨旁人。

    但言虽如此,对于将这个本来还比较看好的孙子放弃掉,武则天还是颇感可惜的。

    所以当太平公主几番提及,那种急于回护的心意毕露无遗,也让武则天颇有感念,同意太平公主将儿子派往西京,为少王小助人势。

    她这个女儿是有心干事,但却乏甚头绪。武则天对此也看在眼中,同时不免想到,如果少王能够知警而返,与武氏划清界限,托庇于其姑母,女儿与孙子、再加上一个武家的定王武攸暨,已经可以自成一势,让针锋相对、岌岌可危的时局变得重新稳定起来。

    可如果少王拙于谋身,或者魏王等手段太凌厉,武则天是做好了牺牲这个孙子的准备,但定王武攸暨的儿子也别想生归神都!名王身死,自应有殉,也能凭此在她这群侄子们当中制造出不和谐。

    “陛下,已经到了亥时。”

    静谧的殿堂中,宫官趋行入内,小声禀告时辰。

    “这么快?”

    武则天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奏章与毛笔,略作沉吟后问道:“阿师还在麟趾殿?”

    宫官闻言后便点头道:“薛师意兴正浓,仍在宣讲经法。”

    “倒是用心了。”

    武则天闻言后便笑一声,然后又吩咐道:“吩咐司灯加送火烛用物,内外燃亮,佛法高义,哪能宣在幽处。”

    宫官应是之后又作请示道:“仪驾张设是否一并送去?”

    “送去吧,案头还有余事,不要再来问。”

    武则天摆摆手,将宫官屏退,然后继续低头批阅奏章。

    时间又过去了小半个时辰,武则天才从御床站起身来,并对殿中待命的健壮女官说道:“今夜入寝芙蓉亭。”

    丽春殿中仍是灯火通明,薛怀义所在的麟趾殿同样如此,但女皇却已经在几十名健壮宫妇拱卫下抵达了芙蓉亭。入睡之前,武则天又随口问道:“今日值守者谁?”

    “是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

    听到宫婢的回答,武则天便颔首笑道:“倒是可以睡个好觉了。”

    韦团儿送走太平公主,返回上阳宫时,时间已经到了子夜。她直登丽春殿,自然扑了一个空,也没有再仔细追问陛下寝在何处,让人收拾丽春殿后一处厢室,便也解衣入眠。

    可是她躺在床上,心中却不免回想此番随行太平公主言谈种种,心里有些不踏实,辗转难眠。熬到了黎明时分,也没有宫官传告入侍,但她还是披衣起身,于殿外游荡片刻,举手招来一名早起洒扫的宦者,低声吩咐道:“让你阿耶觅时来见。”

    女皇一日无召,韦团儿便也一直闲在丽春殿,到了傍晚时分,杨冲便在养子杨绪的陪同下匆匆来见。他如今身为司宫台内常侍,已经是内官当中顶级品秩,但在见到韦团儿的时候,仍然不敢托大失礼。

    “杨老翁不必多礼,今日招你,是有一事相询。昨夜公主殿下着我随行出宫,途中不乏言诱,我是没有忍住,多说几句,想请阿翁参略可有失言……”

    说话间,韦团儿便将昨夜言行事迹详细叙说一遍。

    杨冲闻言后,略作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