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第360章 【在我们大唐北方,有一个幽云顾氏】(第3/4页)  我在大唐有后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领头的汉子仰天叹息。

    叹息之后,似乎下定决断,大声对其他七人道:“既然如此,无可奈何。几位兄弟,咱们上路。”

    其余七人同样一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准备出征的事。

    府兵应召,有两件事必须自己解决,按照大唐的府兵制度,成年男丁身为府兵可以免除徭役,但是在免除徭役的同时,府兵也要担负一定的付出。

    比如府兵在应征之后,需要前往当地的折冲府聚集,而在前往折冲府的这段路途上,府兵们吃的粮食需要自己准备。

    其次是兵器。

    大唐府兵制度,沿袭了前朝的规则,每当朝堂发起征召之时,府兵们要自备兵器参战。

    粮食,兵器。

    这两样是无法越过去的坎。

    只要是人,就是吃饭。一旦应征,需有兵器。

    其实除了这两样以外,府兵还有其它东西也要自备,按照大唐兵部的军典说明,大概共有七样事物需要府兵们自筹。

    称之为随身七物。

    分别是: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

    这七样东西,每一样都和生活息息相关。

    可惜韩家村子实在太穷,汉子们置办不起这七样东西,甚至就连最重要的粮食和兵器,对于八个汉子来说也是极大负担。

    他们自备的粮食很少,每个人仅仅背了一个小包裹。里面装着十来个饼子,恐怕最多也只能支撑两三天。

    然而就是这两三天的口粮,已经是全家人咬牙挤出来的,如果再多带上一些的话,家里的老小就要挨饿。

    至于他们的兵器,更是令人心酸……

    除了领头那个汉子手中有一把军刀,其余七个汉子竟然全是私铸的器具。三把砍柴的刀具,勉强磨平了多年砍柴导致的豁口。四把铁叉子,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的农具。

    然而就是这些,成了他们自备的武器。

    按照大唐府兵制度,这种武器其实是不合规格的。但是没办法,府兵们大多是穷人。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朝堂兵部一直有心无力。

    ……

    “兄弟们,上路了!”

    伴随着领头汉子的再次一声,八个汉子终于做出了启程的举动。

    离家之前,诸多不舍,他们遥遥望向村中,仿佛有千言万语。而那三位老者明显也是面色苦涩,他们其实比八个汉子想的更远。

    府兵应征,也许离家就没有再回来的那一天。那时候,这八个汉子的家里就塌天了。

    可是这种话不能说,只能默默看着孩子们离去。

    一个老者心中极为酸楚,终于抑制不住滚滚落泪,哽咽的道:“都是穷闹的啊,让我们无法给娃子们多准备点东西。如果我们韩家村够富裕,那么我们就能给娃子们置办皮甲。如果我们能拿的出钱,我们就能找铁匠给他们打造武器,有了皮甲和武器,他们在战场上才更有机会保住命……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

    其他两个老者也开始落泪。

    然而八个汉子已经抬脚出村。

    这一去,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猛听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很快,便看到两个衙役骑着马狂奔而来。

    马是劣马,衙役的皂服也显破旧,由此可以看出,蓝田县整个县域都很穷。不但老百姓穷,连在官衙里吃饭的人同样也穷。

    却见两个衙役骑马狂奔,人还没到先是使劲挥手,并且还高声大喊道:“等一下,等一下,先不要动身,县衙里有大事要向你们告知明确……”

    三个老者微微一怔。

    八个汉子则是停下了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