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章 粑粑,我香菇蓝瘦(第2/3页)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断求新,求变。以更新颖的形式,甚至用一些贴近流行的音乐元素,来吸引人们注意到传统艺术之美,学会欣赏经典之美。”杜采歌阐述着地球上关于国风歌曲的理念。

    “换句话说,你要让人欣赏民乐,你首先得把人领进门吧?人家如果连门槛都不愿意迈进来,都不愿意去深入了解你们的民乐是什么东西,你怎么让人家欣赏?”

    一众老头老太露出深思的表情。

    霍彦英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支老式的碧玉烟斗,不过里面并没有放烟丝,就这么含着吧唧吧唧吮吸了几口,说道:“臭小子,这些问题呢,我们也不是没想过。不过,民乐改革,该怎么改?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该怎么结合?你倒是给说个明白啊。”

    杜采歌笑着摇头,他心里有点得意,看我把你们给忽悠瘸了,谁让你们欺负我的。

    “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先听听我写的这两首给《葬花吟》的配乐吧。”

    “行,那就先听听。”

    杜采歌事先没准备,现场把曲子给写了出来。

    这些老音乐家都是有极深厚功底的,只是大致看了看,心里就有数了。

    “这两首曲子……风格完全不一样啊。”

    “是啊,前面这首还好,后面这首是什么玩意啊!这也叫民乐?”

    杜采歌搬运的这两个版本呢,一个是87红楼梦版里陈力老师演唱的版本,王立平老师作曲。

    另一个呢,则是网络歌手双笙为了推广“青春版红楼梦”所演唱的版本,由古风音乐人litterzy作曲。

    两个版本,配乐的目的都不同——一个是为了在现代再现经典,尽量遵循古法,遵循原作意境。

    一个是为了推广“青春版红楼梦”,所谓青春版,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把年轻人吸引过来,自然会有更多的流行元素,这些老头老太们感觉看不惯也很能理解。

    至于要说哪个版本更好,杜采歌也无法评价,他只能说,对他个人而言,觉得87版更经典、更凄美,双笙新版更现代化,乐理更符合现代人审美。

    考虑了片刻,他笑着开口:“我也不知道怎样改良的民乐更受欢迎。要不,我们把两个版本都录制出来,找人唱,放到网上,看看那些年轻人的评价?摸着石头过河,看看怎样才能把年轻人吸引来听民乐,好不好?”

    “这主意倒是不错。”

    “那叔叔阿姨们,你们先玩着,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啊。对了,再次感谢你们给我录的配乐,我会在短片字幕里感谢你们的。”

    “感谢倒不用了,等上映了请我们去看吧。”

    杜采歌笑道:“这种十分钟的短片是不会上映的,等后期全部做好了我给各位都拷贝一份,叔叔阿姨们如果给面子呢,就收藏一份。不给面子呢,等我走了偷偷删掉就好,不占硬盘空间。”

    “哈哈,你这孩子真逗,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

    杜采歌走后,老头老太们仍然兴致勃勃,不想散场,要先把这两个版本的葬花吟都排练两遍,听听成曲的效果。

    反正这录音棚是某人的学生开的,就算占用一整天,那学生也不敢炸毛啊。

    他们退休后常年在一起玩音乐,配合默契,各自也都有绝活,稍稍演练一下,就演奏得似模似样。

    很快就把两个版本都完整地演奏了一遍。

    然后就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

    “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对吧?”

    “我觉得,前一个版本很符合我心目中葬花吟该有的意思,后一个版本,怎么说呢,我孙子、孙女可能会喜欢。”

    “对,我觉得后面这个版本太活泼了,太吵闹了,没有那种忧思入骨,悲观凄凉的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