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陆伍的迂回道歉(第2/3页)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己之前竟然和这样的一个人较劲……想想也是挺可笑的。

    这样一个老顽固,既然已经失去了创作的能力,就该老老实实地躲起来,别老是站出来发表过时的言论。

    抨击网络文学低俗、不登大雅之堂,何等可笑?

    难道你就忘了,就连现在看来雅得不行的诗经,在商周时期,也有不少其实是下里巴人创作的。

    难登大雅之堂。

    这并非随口杜撰,也不是信口开河。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也就是“正声雅乐”。

    是在正式的宫廷宴席,或者重大国事时演奏的音乐。

    风则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颂大多是祭祀时演奏的音乐。

    其中“雅”又分为二雅,大雅和小雅。

    大雅大多是歌颂王室,祖先等。小雅基本上是小贵族们创作的,描绘贵族生活的诗篇。

    国风音乐,自然是难以和大雅音乐相提并论的。

    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

    国风音乐,就是俗得不行的流行音乐。

    在那个年代,就是“快餐音乐”,让没有文化、文化层次较低的国人也能听懂的东西。

    和“雅”“颂”比起来,诗经国风里使用的字词明显要通俗简单一些。

    贵族家庭里根本不屑于去演奏,贵族的乐师也不会去学习。(除了一部分宫廷乐师。这些宫廷乐师要演奏国风音乐给天子听,让天子了解民情。)

    但是在几百年后,俗得不行的国风音乐,却慢慢变成了贵族在社交时必须懂得吟唱和引用的典雅文学。

    又过千年,《诗经》成了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那些下里巴人的《国风》成了中华文学桂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唐代传奇,明清,在刚刚诞生时也不登大雅之堂,被当时的文坛领袖们冷嘲热讽。

    甚至被官方打压,封禁。

    但流传到现在的,不都成了“文学名著”?成了语文课本里的必读或选读书目?

    陆伍老先生,你获得诺奖的那些,如果拿到几百年前,也是下里巴人看的东西,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学,你知不知道?

    就连你现在看着觉得“对海明威有一些改观”的戏剧词本,在几百年前,那也是被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低俗东西,被认为是“诲淫诲盗”的垃圾,你知道么?

    当然杜采歌不是觉得网络文学也能在几百年后摇身一变成为文学名著。

    但是,他坚信,不用几百年,最多几十年后,“网络文学”这个词汇都将渐渐消失。

    不再有“网络文学”,而统统归口于“通俗文学”这个大类,与陆伍大佬的书并列。

    没错,陆伍大佬,你的在“大华书店”“华夏图文”等大型连锁书店的书架上,以及在网上商城,其实也被放在“通俗文学”区域!

    杜采歌又看了看他之前关注过的一些别的文化圈顶咖的微博。

    包括那个大华国作协主席“王陌”,好几位白杨文学奖得主,然后还有戏剧圈、音乐圈(非流行音乐)的一些大咖,有不少人都在微博动态里讨论了《长生殿》。

    极尽溢美之词。

    杜采歌照单全收了。

    他只是个搬运工,这一点他认识得很清楚。然而《长生殿》当得起赞美。

    比《牡丹亭》《桃花扇》或许是有不如,但《长生殿》也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戏剧史上不朽的丰碑。

    对这样的名著,给多少赞美都是不为过的。

    其实他很想点进几个粉丝群,看看粉丝们在聊什么。

    但ll的移动版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