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4章 这一刻就是传奇的序幕(第2/3页)  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同一回事。

    因为在上古时代,所谓历史,往往就是英雄史。

    比如,著名的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可以说这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包括一些后世宗教信仰的雏形、包括洪水灭世的传说等,都能在这部史诗里找到影子。

    比如写古希腊文明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比如北欧文明的萨迦。

    这些史诗的主角,都是英雄。

    吉尔伽美什,奥德修斯,阿喀琉斯,埃阿斯,拉格纳,哈拉尔……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

    这些人物,往往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却是把诸多同时代其他人的英雄事迹都安放在这少数几个英雄身上,将他们半人半神化了。

    “史诗”的历史观,是英雄推动历史进程。

    而其内容,往往是恢宏大气,介乎于现实和幻想之间,情绪高昂,赞美人的伟大品格和事迹。

    当然其中的记载也不乏悲怆,不乏悲剧事迹。

    但总体的意境,往往是奋发向上的,体现了人类的一些宝贵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对抗命运的悲壮,挑战神灵的英勇等。

    而“史诗音乐”,当然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毕竟载体不同。

    但同样的,需要让人感受到那些饱满的情绪——悲壮,奋发,勇气等等。

    如果仅仅只是恢宏大气,而无法让人产生情绪共鸣,那算不上史诗。

    或者可以称之为“史诗音乐的拙劣仿品”。

    海明威的这首歌,究竟能不能算得上真正的史诗?

    此时他们都充满期待。

    “Painting the night with sun”(和太阳一起照亮著黑夜)

    “You and I, Mirrors of light”(你我如明镜之光)

    “Twin flames of fire”(似两团孪生的火焰)

    “Lit in another time and place”(在另一个时空被点燃)

    听完这几句,西蒙和加斯佩克都深深地沉浸了。

    这几句歌词,其实有点云里雾里,不知道在说什么。

    但是显得很美,而且押韵。

    而段晓晨的声音,圣洁、空灵、大气,与音乐旋律非常的契合,充满史诗感。

    这一段的音乐里,突然袭来的鼓声、重音和正常八度的钢琴声共同演奏了主旋律,冲击力极其强烈,给人感觉非常震撼。

    如果说,像西蒙和邵咏诗、加斯佩克这样的专业、半专业人士在听了个开头之后,就猜得到这是史诗音乐。

    那么普通的观众,在听到这里,也基本上能明白这首音乐是属于史诗风格了。

    紧接着,音乐进入下一个阶段:只有钢琴在继续演奏,而别的乐器基本上淡出。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蓄势。

    又像是在黎明前的黑暗,像是狂风大雨前的黑云压城城欲摧,像是决战前的片刻安静。

    然后钢琴声淡出,大提琴、小提琴和包括风笛在内的几种管乐器加入演奏。

    然后钢琴声又汇入,制造了听觉上的层次感。

    段晓晨的声音唱道:

    “I know your name”(我知你名字)

    “I know your face”(晓你容颜)

    “Your touch and grace”(懂得你的感性与爱慈)

    “All of time can not erase”(这些时光都无法抹去)

    “What our hearts remembe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