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鲸(第3/4页)  大唐第一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鲜也是十分喜欢,只是吃得时间长了,要是百吃不厌的还是米饭。

    现在整个登州城最大的进口就是大米,说真的,那些海鲜,特别是螃蟹,吃的人很少很少,李战在贞观十四年的时候,造出了捕鲸船。

    当然了,其实捕鲸这种事情,早就已经有了,大概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划着木筏开始捕鲸,可是那个时候捕鲸的死亡率太高了。

    鲸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巨大动物,大的鲸鱼可长达30多米,重量190多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头黄牛。

    古代对鲸鱼的描写是,声音像打雷,吐气像刮风,喷起水来如雨如雾,远远望去像海面上的一座山。鲸鱼经常母子出行,一只大的带一只小的,远远望去,一高一低就像海中的岛屿一样。

    那个时候的鲸鱼叫海龙翁。

    鲸鱼身上全是宝,不单是肉可以吃,鲸鱼脂肪非常丰富,厚达十几至几十厘米。渔民很早就会用鲸脂制油,用鲸油点灯照明,无烟无臭耐用。

    李战捕鲸之后,专门对长安出售这种鲸油,那绝对是抢手货。

    当然了,捕鲸是有技术的,捕鲸最好的是在春季,因为我们都知道,鲸鱼貌似大鱼,实际上是哺乳动物。每年冬春季节,鲸鱼会游到浅海产子,这个时候就是捕鲸的旺季了。

    李战的登州捕鲸队,只要冬至一过,渔民便组织船队巡猎,发现鲸鱼后,各船徐徐驶近猎物,用“突刺法”捕捉。

    船队由三艘捕鲸船组成,如果不是李战造出的捕鲸船,那想要捕鲸,最少要九到十艘,渔具是一种带索有杆的鲸标,长1.5-2米,重10公斤左右。标钩锐利,缆绳连接牢固,一头缠在船上,一头随杆操作。

    每船若干组,每组二人,一人抓标,一人管索,由技术高经验足的人负责头标,一般离鲸鱼2-3米时,头标开始投掷,不管脱落与否中,其他标手补投,数标齐下,万无一失。

    标钩刺入鱼体后,渔民因势利导,松索让其拖游,待受伤的鲸鱼筋疲力尽后,便拉加船边绑好,再拖到岸上宰杀。

    售鲸所得,有约定规矩,按实际中标船数及部位有别分配,每船再按贡献大小处置,李战想到捕鲸,还是因为有一年的时候,一条巨鲸搁浅在沙湾海滩,重达万斤,就像一座小山!

    有百姓发现后,用十多头牛拖到登州城附近宰卖,价钱很便宜。当时生活比较困难,有肉吃大家都争着抢购。

    李战知道后,也去看了,发现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鲸鱼的好,直接将鲸油给扔了,这才让李战感觉要教一教大家捕鲸。

    不过后来鲸鱼捕多了,鲸鱼肉就贱了,登州还没有富裕的时候,家穷贪鲸鱼肉便宜,买了很多,吃到腻吃到怕。”鲸鱼肉比猪肉便宜多了,那时海鲜都比猪肉贱,甚至猪也吃海鲜当饲料!

    李战想着不能让鲸鱼肉卖这么便宜,可是鲸鱼肉又不好储存,所以后来李战发明了鲸鱼肉罐头,我的天,这一卖就将鲸鱼肉不但卖遍了整个大唐,就连大食,吐蕃整个西域的国家都卖了一个遍。

    李战的捕鲸队也从一个队变成现在的十五个队,罐头厂也从一间变成了十间。

    单单捕鲸这一项收入,李战就可以达到5000万贯一年,当然了,这5000万贯,李战还要往长安送一些,所有人都雨露均沾,这样大家才知道李战的好,李战才会一直都在大家的心中。

    当然了,李战这个捕鲸是有节制的,因为李战也知道,如果不节制的捕,那么鲸鱼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人类对鲸鱼的兴趣,其实原本并不大。

    在人类工具还不成熟的古代,鲸鱼这种庞然大物人类还没有办法,只有一些小型鲸鱼会成为因纽特人的猎物。

    但是随着鲸鱼身上的巨大财富被发现,人类才开始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