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五章 再起波澜(第2/3页)  诸天福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说心中对梁山本寨和柴大官人颇多顾忌,可这本就是事实,没什么好遮掩的。

    随着梁山本寨的势力区域向外扩张,水泊周围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张叔夜惊奇发现整个济州的商业活动陡增,官府能够收到的税赋自然跟着一升再升。

    官府手里有了大把银钱,自然办什么事都方便。

    比如,张叔夜就准备效仿梁山本寨在水泊周围乡村的做法,将济州内部的官道好好修缮一番,以方便更好的商业流通。

    说起来,济州官府的税赋能够提升大截,还是梁山本寨折腾的功劳。

    谁叫梁山本寨蛮横夺取原本属于官宦人家,以及地主乡绅家庭的商业份额,加上排除了不少水上陆上的收费关卡,使得济州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能够收取的赋税自然迅猛提升。

    最关键的是,梁山本寨控制的产业,以及与之相关产业,都没有偷税漏税的习惯,全都按照大宋的官方规定全额缴纳。

    单就这一点,便叫州府衙门的收入提升一大截!

    当然,若非梁山本寨威慑力十足,单单地痞青皮的骚扰,还有官府衙差的盘剥,就能叫梁山本寨的生意成本提升数层不止,这就是现实。

    大宋的商业繁荣,那是针对有背景有后台的商人而言,寻常小商人的日子可不好过,一个不小心就是家破人亡的惨剧。

    若是按本心而论,张叔夜倒是希望梁山本寨的商业盘子越大越好,如此官府所能得到的商业税收就越多。

    只是可惜,被梁山本寨商业网络抢夺了商业份额的势力,也不是张叔夜愿意得罪的,他能做的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两不相帮,就是如此维持得也相当艰难。

    之后,两人就没再聊这些没用的废话,而是交流起管理地方的经验。

    张叔夜在济州干得不错,同样的梁山本寨也将大片乡村治理得井井有条。

    两人谈得兴起,觉得在这方面还颇有共同话题。

    在肯定了各自的能力之后,张叔夜表示大宋的核心和精华,或者说人才和财富全部集中于城镇,只要治理好了城镇的秩序,整个天下不说大治也差不多了。

    至于乡村,自古皇权不下乡,自然有地主乡绅帮忙管理,只要底层农民老实种地就成。

    这些意见,很有那么点子高高在上的意味。

    大宋的士大夫就是矫情,也可以说是目无余子,就连皇帝有时候都不放在眼里,更不要说整天土里刨食的村农了。

    柴大官人懒得辩解什么,时代局限性不是说说就能消失的,张叔夜虽然是能吏,却还没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在梁山本寨待了一夜,第二天无功而返。

    这叫城里的官宦人家十分不满,却又不好寻张叔夜的晦气,毕竟张叔夜的表现摆在那,也不是地方官宦家族能够随便拿捏的,真以为姓张的孤家寡人啊?

    ……

    南丰城,淮西王庆老巢所在。

    宋江率领梁山大军已经将王庆部彻底平定,就连王庆本人都被活捉送往东京汴梁处置。

    朝廷自然没有吝啬封赏,一时间凡是随军的梁山头领都有收获,个个满脸喜气好不畅快。

    王庆的老巢也算繁华之地,一干没了战事的梁山头领,整日里寻欢作乐日子过得好不舒畅。

    低下的将士有样学样,一时间整个梁山大军的军纪都有些涣散,叫一干出身官军的头领暗暗摇头不已。

    负责后勤的后营并没有进入城池,当他们打扫完了战场,搜刮了所能搜刮得战利品后,便主动退了出去。

    后营在城外圈了很大一块空地,有山有水甚至还有一个小小湖泊,环境幽静利于后营收拢的军中伤员修养,同时也能杜绝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