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晋国人的使命感(第2/4页)  春秋大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位不正?

      老姬家几代人干的就是运营人设,一边偷偷摸摸地抹黑殷商。

      而老姬家可是殷商的臣子哦!

      以臣伐主,不管是在什么时代,都属于以下犯上。

      老姬家不惜重金贿赂和收买,看到帝辛与内部大臣不合,甚至还头铁地去挑战宗教,甭提有多开心了。

      在那个时代,什么都能挑战,独独要对宗教谨慎。

      老姬家依靠什么起家?就是捧一些神明代言人的脚,搞什么凤鸣岐山,依靠祥瑞来增加自己的光环。

      他们趁着殷商主力在外去搞偷家,偏偏还成功了。

      不是依靠实打实的方式获得扛把子的地位,朝歌陷落,人王帝辛也而亡。

      老姬家为什么没完全灭掉殷商,甚至要将殷商原有的地盘分封给帝辛的儿子?

      需要牵扯到“商人不食周粟”这件事情上。

      事实证明商人是爱戴帝辛的。

      老姬家依靠运营人设才上的位,好些诸侯未必服气,本身的实力并不能吊打一切,再来是商人的主力还在,只能选择安抚商人咯。

      商人内部的二五仔太多,尤其是帝辛的两个儿子也跳反,要不西岐未必能成为扛把子。

      而就这样,后来还有诸侯愿意帮殷商后裔拨乱反正,只是没成功而已。

      说到二五仔,吕武发现自己被安排的那位祖先,也就是比干,好像就是一个二五仔?

      他很庆幸的是,殷商内部的二五仔简直不要太多。

      比如吕尚,也就是那个钓鱼的姜太公,他其实也是一名商族人。

      名气大的姜太公是一位。

      后来封圣的孔子,也就是孔丘,祖上其实也是商族人。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值得吕武感到庆幸。

      有些时候,他都在考虑要不要时不时地黑殷商一把。

      毕竟,不管是前面的姜太公,还是后面的孔圣人,逮住机会绝对是要黑殷商。

      吕武琢磨着自己也青史留名了,是不是要保持队形?

      不管前事如何。

      胜者为王是一种真理。

      只是老姬家现在没落,只成为一块招牌了。

      不得不说的是,老姬家这块招牌现在其实还挺好用的。

      哪个诸侯国老旧君主更替,少了周王室派出公卿赐予肘肉的流程,是要被诟病的!

      这块肘肉,换个说法就是欧罗巴那边的王冠。

      没有周天子赐予肘肉,信不信周边的诸侯国就敢出兵吞了?

      楚国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他们有没有成为殷商的臣子,无法进行考究。

      能够得到证实的是,楚国一开始并不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