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9章:一晃三年(求订阅)(第2/3页)  春秋大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是最重要,哪怕是会付出一些代价也认了。

    那些代价里面不包含失去在晋国的卿位!

    毕竟,现阶段晋国才是中原霸主,以国力来算晋国远超秦国。

    晋国的“卿”跟其他列国的执政进行对比,无疑是晋国的卿位更显赫。

    再根据各国的实际状况来判定,晋国的卿位甚至比担任楚国令尹更香。

    一切只因为晋国的公族不团结,导致君主权力遭到压制,身为晋国的“常务卿大夫”属于有权、有名、有实惠。

    一样是霸主国,楚国那边则是“王权至上”的阶段,楚王一句话就能更换令尹人选,甚至可以随意处死大臣,对封君级别的贵族则是多少要悠着点。

    为什么楚王能随时定大臣生死,对封君需要悠着点?只因为大臣不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军队,封君则有土地、有军队、有属民。

    必须要知道的是,现阶段楚国只有封君才是贵族,不是当官就是个贵族。

    拿楚国令尹来跟吕武换晋国“卿”的身份都是一种亏本买卖,何况只是秦国的执政之位?

    所以了,一旦事不可为,吕武到时候会做出的选择是退让。

    这里绝对不是因为吕武怂,相反应该理解为理智到可怕的程度!

    秋季过去,冬季到来。

    今年阴氏和魏氏的西征军并没有归国。

    吕武很难瞒住魏氏,一些必须通知的事情,有及时地派人前往知会。

    魏氏在很多事情上的反应比较诡异,他们对吕武率军攻克“雍”没有任何的表态,也就是包括祝贺在内,什么举动和说法都没有。

    同时,吕武告诉魏氏自己成为秦国执政,事情的发展讲的比较详细,以一种不当不行的说法来阐述,魏氏依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馈。

    其它事情,吕武则不用告诉魏氏了。

    一些该讲的通知是看在盟友的关系,事无巨细会变成一种“禀告”的走向,阴氏又不是魏氏的附庸,吕武的卿位排序比魏氏高一阶,一些姿态应该做,将姿态摆得太低属于没必要也不需要。

    吕武想看看魏氏会不会将秦国执政换人的消息传回国内,必须知道这一点来看看魏氏的态度,也能获知国内知道后是个什么反应。

    然而,魏氏全然没有作为,着实是有点出乎吕武的意料,搞得他有些云里雾里,不好对魏氏重新评估出一个有根据的判断。

    魏氏诡异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只是被动地在回应吕武的联络,没有撤掉“吴阳”的驻军,其余军队一直都是待在原地没动弹。

    “你往魏绛驻地而去,传我令,命其将‘吴阳’魏军撤回。”吕武停顿下来,沉吟了一小会才继续对宋斌说道:“务必观其形色,察其神态,细细报于我。”

    宋斌恭敬应“诺”,站在原地没有离开,看着吕武说道:“主,我家之臣任职秦国,恐生祸端。”

    他绝对不是因为自己没得到秦国官职才这么说的!

    阴氏的一些家臣成了秦国的官员,比如梁兴就成了秦国的“傅”,以职位和职权来说很高、很重。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获得秦国官职的阴氏家臣从法理上成为秦君的臣子,同样从法理上脱离了阴氏家臣的身份,只存在臣下之臣的关系。

    家臣跟臣下之臣虽然都是“臣”的身份,根本和意义却造成了截然不同的两面。

    不是指这个“臣”有没有自己的“封领”这么一回事。

    最为简单的就是家臣不为贵族,臣下之臣却是正儿八经的贵族;他们存在的另一个区别是,臣下之臣有了自己的利益,家臣则是以服务的家族利益为先。

    吕武给宋斌的回应是“哈哈”的爽朗大笑,再说道:“为阴氏效命立功之人当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