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三章 不客观的尧的和造反的桀(第3/4页)  不可思议的山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安定,才能进行积累,故而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小国寡民被提倡的时候,是春秋的时代,老子提出这个思想.......老子所处时代的“国”与后来的国家都不大同,在老子理想的小城邦里,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重视生命、不主动攻击他人、生活充沛富裕的日子,自然也就不需要工具劳作、不需要武器进攻、不需要车马远游。

    看似倒退了,其实只是因为活得恰到好处,一切都处于自然淳朴的状态,所以不需变动、不需突破,就能活得安逸。

    老子的思想,其实真正的意思,就仅仅是四个字,是“安居乐业”而已,能达到这种状态,那就是最好的社会,小国寡民只是一种抵达这种目标的手段和想法。

    只是传说中的这个华胥之国,是把小国寡民发挥到了极致,任何事物走向极端都会扭曲,这种彻底无欲无求的思想,是确实要不得的,毕竟老子自己身为周朝图书馆管理员,还曾经带着实习生孔子去给人家吹唢呐赚外快。

    故而妘载此时被诸侯们勾上了兴致,那就要大嘴巴叭叭一下,狠狠批判一翻,顺便让这帮诸侯见见世面,扣几个666。

    “如果不能人均成为圣人,那么华胥国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事实上,圣人难做,圣人更应该有七情六欲,不然天下出现灾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英雄,英雄就是圣人,圣人就是英雄。”

    “什么是圣人,一万人中出现一个的优秀人才,那叫人杰,而比人杰的各方面水平,包括道德准则等都更翻上一倍,这才是圣人。”

    《礼·礼运·三代之英疏》:万人曰杰,倍杰曰圣。

    “圣字最早指的是用手去挖土的人,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用手去挖土呢?”

    “是为了辨认土壤是否适合居住,是为了寻找地下水源,还是为了种子谷物?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动了手,其动机或为自己,或为民众,总归是由情感来驱使的,不应该是无欲无求。”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一段话。”

    妘载侃侃而谈,诸侯们都已经坐直了身体,原本的招聘会这里形成了问答节目,边上真的有人过来询问招聘的事情,却被某位诸侯不耐烦的推开:

    “不要吵,我们一会去找你,现在正听到精彩的地方。”

    “那我走?”

    来的人很尴尬,只能摇摇头离开了。

    对不起,或许我来的不是时候。

    而这一次诸侯们都表示,你确实来的不是时候!

    妘载这时候已经开始回过头讲述第一段话,切入其中的中心思想,剖析其中这个梦境故事原作者的深层次含义。

    (爆炸厂中某个鸡窝头炼丹师打了个喷嚏。)

    “一个国家没有统帅,大家都平等,听起来很美好,但这恰恰是不正常的,领导者并非必须物品,但却是社会推动的重要头脑,禅让制也好,曾被人提及过的家天下也罢,亦或是听说中原要搞的什么共合制,总体上来说,都要有一个决策者来进行推动。”

    “机械没有人控制,是不会自己启动的,第一次开机总要有个过程,可能你们听不太明白,简单来说,看到水车了吗,水车安好了,它不是直接就动的,要水推动它,或者人推动它一下,水和人,都是那个决策者。”

    “但世上不会有一个永远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完美机械体制,要避免所有的危害,就不能有改革,不能有创新,不能有什么心血来潮......如今洪州的发展你们也看得到,如果和华胥氏之国的想法一样,那么就不会有洪州,不会有吃饱穿暖的民众。”

    妘载继续谈论,和诸侯们说了很多,谈到道德约束,礼与法的关系,平等嫉妒与剥削,邦国和部落的组成与由来,以及解体,奴隶制度和家天下的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