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三章 对日最后一舔(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个“相对济令”,不受理金钱纠纷。在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制下,不受理金钱纠纷,等同于在告诉武士们:使劲赖账,没事,难不成低贱的商人还敢要账不成?

    然而终究不太好,这几年武士们不但开始赖账,还开始明抢了。

    幕府出了财政问题,也严重损害了刘钰的利益:幕府以为仅仅是金银外流的缘故,又缩紧了贸易,贸易信牌的数量更减少了一些。

    本就是一群人抢食,现在食物总量少了,抢起来就更麻烦。

    本来江浙帮、福州帮、漳州帮三伙人就内卷的厉害,现在刘钰又进去了,贸易总量又锁紧了,简直卷出了天际。

    他现在又没能力逼日本开国贸易,还需要大量的钱才能攒出逼其开国的舰队。

    是故刘钰的小册子上,就介绍了一下“通货紧缩”的概念。

    建议幕府,铸新钱,降低含金银的量,往里面加铜、加铅,保证市面上的货币总量,粮价就慢慢升高了。

    你铸那么好的钱,货币总量那么低,大家肯定都屯着钱,谁也不想花钱。

    不花钱,米怎么贵?

    米不贵,武士们日子苦,那当然不满。

    武士不满,你又以为是金银大量外流的锅,缩紧贸易。

    通货紧缩商业停滞,货物减少,长崎的贸易量减少,我怎么赚钱?

    这小册子叫林允文送过去后,后一次贸易,长崎奉行也发出了邀请,希望刘船主能够去一趟江户,将军大人希望能够见一面。

    除了这本小册子的因素,也和刘钰弄去了弓马武人、战马、医生、马医、牛角等一系列违禁品有直接的关系。

    这非是一朝一夕,而是谋划数年。

    这等机会,刘钰当然不肯错过。

    荷兰人年年能去一趟江户,沿途的地理、驻防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还偷了不少日本的地图。

    要不是郑家在台湾把荷兰打了一顿,让荷兰对东亚的战斗力心有余悸,这些年可能就琢磨着“炮舰开国”了。

    荷兰人参江户的路线,是从长崎到小仓,走马关,进濑户内海,到大阪江户。这条路线也正是刘钰急需想要知道的。

    所以这一次带了八个人,都是海军里的心腹人,也是测绘水平最高的。

    带了写密信的姜汁葱汁等,到时候测绘一下海岸、秘密绘制地图。

    长崎那边检查的太严,要是带着地图被发现了,估计以后贸易也没得做了。

    今年德川吉宗刚取消了“上米制”,恢复了参觐交代,结果大的饥荒就来了。整个濑户内海地区以及西海道,都遭受了大灾,史称享保大饥。

    刘钰带的这几船米,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孩子饿死了之后的米汤。

    几船粮食屁用没有,而且该饿死的也都饿的差不多了,但这个态度却可以换取对方的贸易信牌。

    一船米没几个钱,一张贸易信牌那可就是一年几万两银子。况且现在长崎的米价肯定上了天,这几船米亏不了。

    唯一良心稍微有点不安的,就是这几船米要是在胶东发放,或许能多救几千人,如今却要去“救济”日本人。

    他对带着的这八个人是信任的,一半是真正的“自己人”,另一半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舍弃在大顺的地位跑去日本泄密的。

    也有意培养这些人的见识,把小册子的事一说,询问道:“你们可听懂了这里面的弯弯绕?”

    从起航一直讲解到快到五岛了,这几个人都不笨,又有自小学几何学培养出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纷纷点头道:“听懂了。”

    陈青海问道:“可就算大人说的天花烂坠,这倭国的银钱不足,终究还是和金银外流有极大的关系啊。倭人不傻,就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