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一牛之力(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

      众人一想,心道也是,反正花刘钰的钱,人家真金白银给着。哪怕做出来玩呢,谁也管不到。

      可也有人立刻联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业,心道这东西若真能做出来,说不定还真能省许多事。

      譬如四川的盐井,有了这玩意儿,那不是不用养那么多拉辘轳的牛了?这玩意可是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休,牛可不能一天到头都干活,便是不睡觉还得反刍呢。

      不同的行业想到了不同的用处,刘钰心里也有打算。

      反正是不能先用在纺织业上,不考虑对纺织业的冲击,也得考虑到蒸汽机就是个动力,适合动力机械的大型机器还没有呢。

      估计英国那边的水力纺纱机也快了,等打完荷兰,找个机会去一趟欧洲,自己评价有什么可以直接“拿来主义”的东西,能抄就抄。

      英国的曼彻斯特法案已经实行,这对大顺的棉纺织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没有这个法案,大顺就没得抄,因为大顺的主流衣料不是羊毛,羊毛仿制技术和毛棉混纺技术,和纯棉纺织技术不一样。

      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蒸汽机搞出来,肯定是要先用在一些新兴行业上。

      大部分新兴行业都是他控制的,而且也不是小作坊式的,不会引发同行的反对。

      磨玻璃、挖矿、锻铁、碎矿、锯木、机械……这些行业都用得上。

      和英国先轻工后重工的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方向不同,刘钰想要借朝廷的力量推广而不是自发发展,肯定是要先重工的。

      辽东的铁矿、煤矿,乃至唐山的煤矿,这些都算是从无到有的东西,对新事物也没那么大的反对。

      和满清的情况不同,满清到义和团的时候,未必是反科学,更像是一种民粹——洋人坏,洋人搞的东西我们不用,洋人的东西也没那么好,如果在效率上找不到黑点,那就从迷信中找。

      更多的是一种天朝沦落后的失落感的民粹。

      这种情绪很奇怪。

      如果这东西是你先搞出来的,那便是这东西真好,洋人不会真蛮夷;别人先搞出来就把你欺负的很惨,那就是这东西不好,就算好用那也肯定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肯定有好的地方。

      这种心态,刘钰摸的很清楚。很多传统行业,越真的有用,越开放包容;越落后无用,越封闭排斥。

      既是自己这边先搞出来的,他倒不担心这个。

      等这一批自己教的孤儿们跟着实习几年,有科学打底子,也有实践的技术,就可以指望他们搞蒸汽机车,这东西才是最能打动皇帝支持的——不需要水的大运河,方便调兵、方便统治、方便镇压、方便集权、方便阻止出现地方势力等等,皇帝必然是乐于见到的。

      反过来如果是搞纺织业,对外倾销的武力基础还不足,只能对内内卷。

      无论质量还是价格,大顺的布在国际市场上都优势巨大,可是并没什么卵用,真实的世界不存在不受政府控制的真正自由市场。

      这么搞,实际上就是把分散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