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四章 诸君免送(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打,不然等着大顺军修好了堡垒、后续的援军抵达,那就更打不过了。    他已经命令在石见的池田继政向这边靠拢,尽快攻下米子。    否则的话,大顺军若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以这里作为中转,从下关到这里一带的港口,处处都能登陆。    …………    米子港口处,大顺军看似在增兵,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撤走的准备。    轻骑斥候已经侦查到了太田资晴的大军,也早就注意到了石见方向的池田继政军。    参谋将军吴芳瑞对这两支军队不屑一顾。    “米子的地势很适合防守。有工兵的帮助,借用米子町和松江城的存米为资雇用倭人百姓筑城,实际上他们是没有攻克的可能的。”    “如果我军可以把米子城改建成简易的棱堡,估计明年他们都攻不下。”    “快攻棱堡三要素:三倍优势的炮兵、训练有素的工兵、专门为防护坡而生的掷弹兵。这三种,倭人一个都没有,来多少、死多少。”    “快攻不成,只能围困。”    “但围困的话……我们又有海军支援,实际上若是愿意,我们想在这里逗留多久,就可以逗留多久。”    刘钰就是靠攻棱堡闯出的名头,他教出来的人,自然在这种事上极为上心。这也是大顺特殊的外部环境导致的,西北和北方蒙古,需要依靠守棱堡的战术,保证其忠心。    棱堡攻防也正是大顺军改后陆军的看家本事,吴芳瑞一眼就看出来了倭国这支军队的虚弱。    他不是夸海口,就算是号称攻棱堡第一人的法国元帅沃邦再生,手里拿着太田资晴和池田继政的兵,对大顺要修起来的棱堡也无可奈何。    会攻城,但变不出足够的大炮,等于不会。    对眼前倭国军队的水平,吴芳瑞的评价,说只论攻城的话,恐怕还不如八十年前郑氏的部队。    火枪完全是和当年郑氏差不多的火枪,大炮的数量可比郑氏的少的多。    甚至,此时的倭人,可能还打不过百年前的明军……至少,比当年壬辰朝鲜倭乱中的那支久战之军,差的不少。    他是觉得其实这一仗完全不用这么折腾,就在九州岛登陆,倭国大军能奈我何?    倭国内部矛盾这么深,吴芳瑞不相信九州岛诸侯就能行仁政。当地的百姓还不是会把大顺军看成王师?    海军这么搞,站在纯粹的效率上讲,吴芳瑞觉得完全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他是军人,只考虑效率,不用去考虑朝廷内的人要考虑的诸多博弈,内心难免觉得有些郁闷——仗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显不出陆军的本事,也显不出他的本事。    直插倭国王城,在他看来,就现在的局势,换条狗当参谋将军,结果也是一样的。    李欗闻言,心里明白,吴芳瑞这是无奈之下的陈词。陆军这边可能捞不着打这样的仗,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过过嘴瘾。    “吴将军,我们要攻不要守,大略已定,便不能改了。海军可不想蹲在这,把倭人的主力全都吸引过来,造成别出空虚,给陆军创造登陆长州的机会。拿机动性这么好的海军当要塞守备部队用,实在是暴殄天物。”    “以吴将军看,如今我们的兵力,面对这样的倭人,野战对阵,能打多少?”    李欗也不清楚倭国的调动,但之前轻骑斥候抓的几个俘虏审问得知,对面的部队是从冈山和大阪方向来的,可知大阪方向现在很空虚。    但是大阪以北的平安京附近,倭国到底有多少人,这边并不清楚。    吴芳瑞心中苦笑,心道野战对阵?只怕都没机会了。    半天笑道:“七皇子,以吾观之,五千破其万五,当无问题。他们的骑兵很差,炮兵更差,火枪还在用火绳铁炮。这些倭人既从大阪方向而来,倭人王城附近已经没多少兵力了。”    “大阪若如松江,倭人王城当如金陵,而本朝京城,类比倭国当在江户。倭人既被调动两万余,长州、九州各地兵马又不能动,其王城附近还能有多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