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五章 绝望(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做事而死太多,将来在这里开关,怕多有不便。    正要劝一下李欗的时候,李欗却主动道:“你等皆有必死之心,但我亦曾说过要行仁义之事。你有你的觉悟,我有我的仁义。你只把信交给他们就是。”    信交到松田堪右卫门的手中,又叫人在米子张贴告示,示意天朝不会忘却那些帮着天朝挖土运粮的百姓,必要保百姓安危,以将书信交于倭人将领,若杀一百姓,则杀一被俘的武士;杀一千百姓,则破一座山城云云。    随后,一夜之间,米子的大军撤的一个不剩。    除了留下的灶坑和扎营痕迹外,仿佛大顺军根本不曾来过一般。胆小的百姓躲入了山中,相信大顺的留在家里等待命运的宣判。    松田堪右卫门等一揆的领袖人物,则抱着自己的刀,带着信,等待大军前来。    借助这封信,松田堪右卫门等人见到了太田资晴。    读过那封信后,太田资晴的脸色极为难看。大顺军撤走前,把告示贴的到处都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为本地的百姓求情,施加威胁。    杀,当地百姓都会知道大顺好、自己头顶山的老爷们坏。    不杀,当地百姓也不会感激他太田资晴分毫,反倒觉得是大顺的威胁起了作用。    太田资晴心道,果然是天朝人物,心思之深、着实可叹。善用民意,实非己所能及。    脸色难看至极,终于嘲讽地问松田堪右卫门道:“你既是武士,要做大事,便要有死的觉悟。难道要靠别人的求情,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吗?”    “大人错了。我只是为了成全中华皇子的仁义,并且希望知道我自己是否错了。如果他说的那些仁义的话,都能做到,那么我带着人帮他攻打松江城,便没有做错;如果他说的那些仁义的话,不能做到,那我就错了。到时候,我自会切腹谢罪。难道大人以为我是为了苟活才来送这封信的吗?”    一句话顶的太田资晴没法再说下去,叫人把这几个领头一揆的先关押起来。但随后又嘱咐手下,要保留他们的性命。    大顺会不会真的为了一揆的百姓来报复?这个太田资晴也说不准,但他知道,不要把事情做绝。    因为……他感觉,这场战争,没有赢的希望了。    一天之内,撤的干干净净;驻扎期间,于百姓秋毫无犯,甚至买东西给钱。    只这两点,已经让他感觉到了绝望。    而更大的危机感,还在之后的思索中越发加剧。    救火战术,看似成功了,但实际上卵用没有。就沿海的这些城堡,以松江城为样板,只怕没有一个能撑到救火队抵达。    这就像是江户整日发生的火灾,救火队抵达之后,火把该烧的都烧没了,可谁又知道下一次火会在什么位置燃起呢?    按照当地百姓所说,这一次大顺军登陆的人数极多。    可除了攻下了并不重要的松江城之外,就没有其余的动作了,反倒是把中部地区所有的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过来。    一战不打,乘船跑路。    到底是因为自己应对得法,让冈山藩急速行军、自己全力支援,大顺军见无可战胜不得不撤?    还是……大顺军一开始就没想过在这里久留?其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调动他的兵力?    若是前者,日本必败,因为实践证明救火队战术,只能在火烧完之后才能抵达。    只要他们的军舰还在,这几千人就能搅动整个日本的武士日夜不宁,不用一年,幕府就要被拖垮。    若是后者……更加可怕。    大顺做了这个大的一个声东击西的欺骗,那是为了哪?    哪里,才有资格让大顺做这么大的动作?    …………    小滨。    三艘战舰在海湾外的大海上,防御着可能性极小的可能:倭人预料到了大顺的动作,在某个犄角旮旯藏了一支水军。一旦大顺军海军主力全都进入海湾,水军堵住海湾入口,依靠地形优势,以纵火船围攻,重创大顺积攒了将近十年的海军……    即便这种可能性微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