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4章 困兽犹斗(第1/3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脱欢对局势的判断还真是不错,宋军后撤腾出了空间,为重新布置防线争取了时间。但同样因为防线后移,导致防线弧度变大,战线延长,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匮乏。而蒙元重骑对防线正面和右翼的不断冲击,使得兵力布置偏重于右侧翼,左翼兵力不免薄弱。

    东城守军的左翼与北城防线相接,可是随着城池被攻破,兵力皆用于对城池的争夺与控制,使得两军的结合部出现了缺口。而随着北城被破,东城门又被王府怯薛军控制,于是逃难的人流皆涌向西、南两门,为了防敌从这两处突围,使得在两门外布防的宋军也不敢贸然增援东门。赵昺率领的唯一的一支机动兵力也在与敌骑混战,无法脱身支援。

    但也不是就可以说赵昺轻松获胜,他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元军皆身披重甲,手持重兵器,而宋军骑军则勉强算是轻骑兵,以捅刺为主的细狭骑刀也算不上长兵器。所以元军可以不需要用非常大的力量就足以给他们造成致命伤害,而他们身上的盔甲又提供良好的防护,想弄死他们就需要更多的技巧。

    所以说并非常言的重骑兵就可以吊打轻骑兵,那是要考虑多种因素的。这也说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武术流派存在,而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流派淘汰其他的流派,因为不同的流派代表的是一种不同环境不同情况下的战斗体系。

    另外,双方在如此狭窄的战场上投入了数千兵力,几乎没有机动的空间。且蒙元首先出动的是重骑,注重的是利用高防护来提高冲击力,如此就牺牲了灵活性和机动性。而宋军根本没有重骑兵的编制,皆是轻甲匹马,人马皆动作灵活,使他们可以在战场上保持良好的机动力,一击就走,避免了被重骑围殴。

    首先,元军限于城门的阻碍,无法一涌而出,只能逐次投入战斗,无形中双方兵力形成均势,又遭到炮火的杀伤,否则只元军三千重骑就能将他们收拾了。再者,宋军的防线几乎逼到了城下,不足二百步的距离使得蒙元重骑无法将马速提到最高,冲击力也大幅度降低,即使这样也冲垮了宋军的两道防线。

    因此赵昺以为艺术作品里常说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并不是一句搞怪的台词,因为在战斗中确实需要一定的运气。永远都存在明明技术差一些但是因为运气好,随手瞎挥就能结果对方因为预判失误被反杀的情况,但只是几率很低罢了!刚刚的战斗中,赵昺率领的骑兵队从兵力上将远逊于元军,可他们却能成功的阻止了其的进攻,却又尚有战力也是有运气的成分。

    但是,在军队的混战中没人能百分之百预判正确,因为人的反应速度是有极限的,当等你看清楚对方攻击轨迹再去做出反应其实根本来不及,也不会想着什么招式,更多的是下意识的出手,在防御住对方攻击的同时立刻反击,追求不给对方再次攻击的机会。所以在战斗中经验丰富的人预判准确率更高,可以大幅度提升胜率,但也永远无法做到稳赢。

    同样,军队战斗和械斗需要的技术显然也完全不同,认真看过武术套路的读者就能会发现,经常一个招式会重复使用,但是后面接的招式不一样。这其实就是一招打出去,面对对方不同的反应后续应该接什么招,对方躲闪应该接什么招数,对方格挡应该接什么招数,对方对攻应该接什么招数。这也就是武侠小说里所谓一招有多少个变化,在动手之前就已经算好了才会去动手,因为临场见招拆招你反应不过来的。

    一场战斗也让赵昺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何泉州少林之中不乏武艺高强的武僧,平日一个打几个都问题,可却被唆都一千骑兵就给屠了个干净。因为单挑决斗和混战需要的技术特点差别巨大。比如击剑这种由决斗发展而来的竞技比赛可移动的赛道很窄,几乎无法左右移动躲闪。因为在决斗中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可以左右躲闪的机会。而对付复数敌人不让左右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