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8章 尚还嫩点(第2/3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何举动啊?”陈识时看看陛下与平日并无特别,纳闷地道。    “这个吾不便多说,出巡的日子还长,励哲慢慢看吧!”陈识时这次却没有多说,只是笑笑道。    “哦,难道陛下此次北巡意在考察江南民生和军备,这是要对蒙元二次北伐了吗?”陆正当下虽显得幼稚,但毕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而相门之中耳濡目染也比常人多了见识,见其不言略一思索道。    “我没说!”陈识时连连摆手道。而心中亦是暗赞这位陆府公子也并非笨人,稍加提示就能想到此点,加以时日打磨也不失一块好玉……    听了陈识时一番见解后,陆正愈加好奇陛下在做什么,他在陛下看完‘风景’后凑到跟前,看其又在舆图上勾画,又令人拿来一本册子翻看,“可看得懂?”见他好奇,皇帝问道。    “舆图倒是看得明白,只是这标注不明白!”陆正老实地回答道。    “呵呵,最好你看不明白,否则让陆相知道必将你禁足于府中!”赵昺将图册合上,拍了拍笑道。    “……”陆正听了不禁愕然,转而就明白自己窥视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瞬间冷汗冒出。    “别怕,我不会跟你父亲说的。”赵昺见其吓得不轻,又笑着道。    “谢陛下恕罪,学生自会禁言!”陆正赶紧施礼道。    “好了,反正你也看不明白!”赵昺给其斟了杯茶,示意其在几边坐下。    “谢陛下!”陆正再次行礼后,才心中稍安挨着皇帝坐下。    看陆正惊魂未定,吓得不轻,赵昺又与其说了会闲话。清楚了皇帝真的并无怪罪之意,陆正才放下心恢复如常,提了一个藏在心里多时的问题道:“陛下,我实在不明白,咱们这一路乘舟走了七、八天,才行了不过三百里,何时才能到达应天府?”    “这个主要是乘船比之走陆路舒服,其实乘车走陆路也快不了多少,也免了沿途州府铺路迎奉的麻烦!”赵昺喝口茶言道。    “陛下,陆路乘车可能要慢些,可若是骑马慢行也能日行百里,岂不快了许多啊!”陆正有些不服气地道。    “你怎知骑马就可日行百里?”赵昺问道。    “我学经史之余,也读过些兵书,也曾与同窗论过兵。”陆正有些自豪地道,“五胡乱华时,梁晋争霸,后唐李存瑁轻骑九日奔袭汴梁,不到十日纵横数百里兵临城下,梁帝自杀亡国;《三国志》中也有记载,曹军轻骑追击刘备,日行可达百里余;而蒙元骑兵更是有千里长途奔袭破敌,日行二百里的战例。”    “你所言不虚,但可知大队行军最怕什么?”陆正所说在赵昺看来不过是士子纸上论兵,实在太小儿科,但还是没有出言打击,而是反问道。    “当然是最担心遭到敌军袭击!”陆正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为什么最怕敌袭呢?”赵昺又追问道。    “因为大队行军遭袭首尾难以相顾,又无法迅速结阵抵御。”陆正言道。    “你所言也不错,但并不全面!”赵昺点点头又道。    “哦,还请陛下指教!”赵昺言道。    “嗯……”赵昺略作沉吟,想想如何与其解释,指指伴行的骑军道,“你看那些骑兵是否皆是全副武装的行军?”    “不是,只有那些值守的骑兵盔甲齐备,余者只是身着常服,带随身兵器!”陆正看向岸上的骑军道。    “不错,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节省马力,行军时由副马驮载行囊武器。而步卒行军也是如此,他们的负重更大,即便是我军只装备轻甲,加上随身行囊、武器、弹药、饮食,也有四十斤上下。因而长途行军时军卒们一般不穿盔甲,通常由牲畜或民夫驮着。至于兵士,则需要尽量节省行军中的体力以保证在肉搏战中有足够的体力作战。因此遭遇突袭时,没有身着甲胄的军队往往面临着衣甲齐备的敌军单方面屠杀,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    “原来如此!”陆正点点头道。    “即便是单纯的骑军长途行军也是如此,在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携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