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猜错了(1 / 2)

徐鹏举是个草包,这是确凿无疑的,贪财以至于将守备南京的沙船拿去走私,胆怯到数十倭寇侵袭南京不敢迎敌,那自然也不会贸贸然答应钱渊的要求,即使钱渊抓住了他的小辫子。

不过,钱渊既然敢来,自然是准备完全。

“十月初,户部尚书砺庵公面圣,提议开海禁通商,国公爷可知晓?”

“知道,真难为这老头了。”徐鹏举嘿了声,“据说他放出话,要么开海禁通商,要么允他致仕。”

方钝嘉靖二十八年陆续历任南京户部左右侍郎,徐鹏举对其并不陌生。

“陛下训斥砺庵公不知礼,但并未明言训斥其提议开海禁通商。”

看了眼若有所思的徐鹏举,钱渊继续道:“去岁入京面圣,钱某不止一次在陛下面前提议开海禁通商,即使半个月前面圣亦如此,但陛下钦点钱某巡按浙江。”

“只要不运粮出海,余者无虑。”钱渊轻声道:“绸缎,布匹,瓷器,茶叶……记得魏国公府还有好几座茶山?”

“这么多产出,不卖给海商……还有谁能收那么多?”

“而这些货物都是东南产出,水路皆便捷。”

钱渊抬手阻止徐鹏举开口,继续说:“袭爵国公,自然要小心谨慎,钱某不会让国公爷冲锋陷阵……只需要魏国公府出货。”

徐鹏举眼睛一亮,这倒是个主意,能赚银子却不用担责任……铁匠铺里还卖剪刀呢,别人买了去杀了人还能怪铁匠?

一说到银子,徐鹏举的智商立即往下跌……不过钱渊也没骗他,一来魏国公府有着充足的货物,二来很多勋臣、世家都是要看魏国公府的眼色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徐鹏举是有能力,也有资格直接插手南京船厂的。

“老弟放心,船厂那边的主事还是我魏国公府门下出身!”徐鹏举拍着胸脯保证道:“台州、绍兴,半年之后,至少可以拨去四十艘沙船!”

钱渊点点头,在心里盘算了下,还是有点不放心,低声道:“此事高新郑是知情的。”

“真的?!”徐鹏举大喜,“老弟,这可不能开玩笑!”

“全天下都缺银子,户部缺银子,胡汝贞缺银子,陛下缺银子……”钱渊加重语气道:“高新郑也缺银子啊。”

这里的高新郑自然指的是裕王,徐鹏举的嘴都笑的咧开了,心里打定主意晚上就把船厂那厮叫来合计合计。

广个告,【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钱渊和徐鹏举对视一眼,各自移开视线,心里都有数。

本朝至今,皇帝在位就没超过四十年的,如嘉靖帝一样年少登基的倒是有,明武宗十五登基,在位十六年崩,明宣宗二十六登基,更惨,在位十年崩。

当然最惨的是朱允炆,二十一岁登基,四年后就挂了。

虽然嘉靖帝十四岁登基,但已经在位三十五年了,而且十多年修道炼丹……自古就没有长寿的求仙问道的君王。

同样是点头允许开海禁通商,在徐鹏举心目中,嘉靖帝是没有裕王的分量重的。

事情谈妥了,钱渊和徐鹏举都各有所得,前者其实目前最主要的需求不是开海禁通商,而是目前沿海府洲急缺的兵船,而后者在断绝海贸三年多之后又看到了前方的银子,而且这次还不用冒什么风险,也不用出什么成本……徐鹏举可不会用口袋里的银子去修沙船的。

不过徐鹏举还有一点疑问,开海禁通商首要的一点其实不在于朝廷,而在于倭寇。

“放心,一年之内,扫平徐海。”钱渊傲然道:“之后组建船队出海,若有损失,都算在我钱某人身上。”

拒绝了徐鹏举的留宴,钱渊立即出门,借了几十匹马赶往码头,魏国公府在南京势力庞大,徐邦宁出面调拨了一只官船,一行人启程赶往浙江,眼看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