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成去大余角是几日后。国成告别张圆和女儿上路。虽是一个乡距离几小时路程。好在国成这片地方因常出诊路走得极熟。
大余角国成去过,也是因为出诊。国成自山中迷路,之后走山路长了不少见识。走在群山中不会迷路认得方向。
国成到大余角己是中午。因国成常来大余角出诊的缘故,大余角的人认得国成。
有相熟的村民见到国成拎着行李背着药箱招呼道:“国成医生,你怎么来了?又是谁家病了?这次怎么背着行李来了?是要在大余角落户吗?”
听说国成来,许多人涌了来看。果见国成除日常常背的药箱,还拎着个半旧的旅行袋。
“国成医生,你这是要来安家吗?”人们好奇。人们记得国成出诊时只背着个大药箱。
国成点头笑:“没人病,我就不能来吗?是啊,我要在大余角安家了。不知乡亲们欢迎吗?”
“哪能呢。你是城里来的医生,哪会来我们大余角安家。”人们不信,心里却高兴。国成在大余角安顿下,有人生病,不用跑几小时山路去红星卫生院叫医生出诊了。
且国成性子极好。无论男女老幼,国成对人面上总挂着笑容。说话又亲切,没有架子。与人看病问病情,聊家常一般。病人忘记紧张。也极愿意将病因病症来龙去脉细细说给国成听。国成极有耐心。笑眯眯听着人说。手里把脉,眼里观色。用用听诊器,心里十有就有了数。病人找国成看病不紧张。国成歇着时亦喜欢与病人和其家属聊家常。人们喜欢与国成说笑。与国成说话亦无与城里医生看病时该有的拘谨。
国成如今的打扮就是个地道的农民。若不是脸上的清俊和骨子里的书卷气,走在乡民中极难分辩出与众人有何不同。
见国成从家门经过,人们纷纷出门招呼。或吆喝国成留下吃饭,或让国成进屋坐坐。国成知道乡亲们一片好意,一一谢过,径直去大队书记余长根家。
余长根五十多岁年纪,黝黑的脸。不苟言笑。说话在大余角极有份量。村民们闹再大的矛盾,凭余长根一句话就平息下去。人们服余长根,因为余长根说话办事在理。亦无私心。种庄稼亦是一把好手。
余长根就一点不好。因难得笑,难得让人看出其喜怒哀乐。反更显出高深莫测。
国成与余长根打过交道。余长根母亲生病,便是国成出诊诊治的。好在不是什么急病。按国成开的方子慢慢调理,身体有了起色。每次国成来大余角出诊,碰上余长根,余长根难得见笑容的黝黑的脸上会对国成挤出笑容。
与余长根接触久了,国成知道余长根虽不苟言笑,其实心肠极热。
国成未料到来大余角长住,以后与余长根亦常打交道。
“余书记,我来报到。”国成认得余长根家的路,未到地方,远远见到余长根地头站着,便大声招呼道。
余长根转过身,见是国成,脸上挤出笑容:“国成医生,你来了。”
余长根正琢磨上面怎会派个医生来种地。且点名是国成。余长根当时就想不通。好好的医生来种地,身上看病的本事不是白费了嘛。
余长根琢磨不透上面的意思,不过心里有了主意。国成常驻大余角是好事。至少这方土地人家有人生病不用翻山越岭去红星卫生院找医生出诊。
“上面派我来种地改造。明天开始我跟着你们出工。”国成不知余长根心里所想只顾道。国成虽知种地不如给人看病拿手,但他会努力。国成不怕苦。
余长根哼哼哈哈,心里早有主意。就国成那身子骨,不是种地的料。与其用其短,不如扬其长。
未待余长根明说,知道国成来,便有人找来看病。
“国成医生,你看看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来国成跟前,自顾自说起了身体不适症状。国成己养成随时给人看病的习惯。走到哪里便看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