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72章 就是个没良心的(第2/4页)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听得诸葛亮吩咐道。     汉中是北伐的前进基地,马谡被派往汉中,自然要为北伐提前做准备。     所以马谡从汉中发回来的消息,诸葛亮皆要亲自一一过目。     这份计划书,诸葛亮自然也看过。     但就如同无法在南中建坞堡以加强对南中的控制一样,钱粮才是最大的制约,所以诸葛亮一开始也是同意向朗的看法,暂时把这公文压了下来。     如今诸葛亮突然主动旧事重提,倒是让蒋琬有些意外。     蒋琬依言拿来那份公文后,看到丞相嘴角的笑意一直凝而不散,便多问了一句,“丞相看起来心情不错?”     诸葛亮摊开那张计划书,闻言笑道,“得闻贤者之言,又知富国之道,自然不错。”     听到这话,蒋琬吃惊不小。     贤者这种称号,什么时候也可以用在冯郎君身上了?     诸葛亮说到这里,想起冯永所说的那四句话,胸怀越是激荡,禁不住地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有此等胸怀者,真乃圣贤也!”     “这这是冯郎君所言?”     蒋琬吃吃地说了一声,只觉得心神俱震,顿生高山仰止之心。     “这是他的师门恪守训言。”诸葛亮叹道,“能立此训言者,胜吾多矣!当以圣贤视之。”     “原来如此。”蒋琬越是细细品这四句,越是觉得佩服,不禁也跟着说道,“确应以圣贤视之”     只是一想起冯郎君,他心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丞相,府库钱粮紧张,所以你不也是同意向长史的意见,暂时不修那两条路么?”     蒋琬看到诸葛亮开始仔细地看着计划书,还时不时地用手指在上面的数据划过,眼中不时地闪过光芒。     跟了丞相这么久,他知道,这是丞相开始动心的迹象。     “若是能筹到钱粮呢?”     诸葛亮幽幽道。     “如何筹?”     蒋琬又是吃了一惊。     “公琰日后自知。”诸葛亮摇头,却是卖了个关子,指了指上面的计划书,“公琰你说,若是这两条路只能修一条,你会选择哪条?”     想起丞相刚去见过冯郎君,蒋琬不由地暗道,这冯郎君难道当真有什么法子筹到钱粮?     再听到丞相问了这个,便定了定心神,说道,“琰觉得,先修南郑到沮县这条。”     “为何?”     “阳安关至南郑本就有官道,虽不好走,但也只是与双南大道相比而言,双车并轨而行却是无碍。但南郑到沮县,却要比官道难行一些,车子只能算是勉强能通行。”     “如今凉州那边的羊毛需经沮县运入汉中不说,丞相将来出祁山北伐,亦是要走此路,若是能先把此路修好,可省下不少事。”     蒋琬分析道。     诸葛亮微微点头,“没错。”     “只是此路却是要多耗费钱粮。”     蒋琬提醒丞相。     “无妨。”诸葛亮摇头,“那小子肯定愿意出这笔钱。”     果然是冯郎君么?     他为什么要出这笔钱粮呢?     想到这里,蒋琬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丞相,心里有些可怜冯永:冯郎君,也不容易啊。     “还有一事。”     诸葛亮沉吟了一下,目光落在计划书的表格数据上,“吾欲重新统计大汉的人口户籍,公琰你觉得如何?”     “丞相,核计人口户籍,也是需要钱粮的。”     “无妨。这笔钱,大汉还能出得起。”     诸葛亮摇头道,“自建兴元年伊始,曲辕犁,八牛犁相继被造出来,都江堰c汉中又复垦完毕,大汉登记在册的人丁户口多了不少。”     “如今南中已经平定,又迁了近两万户到蜀中,正是需要好好重新整理造册户籍的时候,这样我们心里也好有个底,免得等以后又被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