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58章 两面派(第2/4页)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虏早就有联手。

    更坏的消息是,听说从汉中与陇右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蜀人在几个月前曾出兵凉州。

    有人说凉州因为兵力不足,大蜀人大军的进犯,不得不举众而降。

    也有人说是凉州官吏,主动引蜀军进入凉州。

    更有人说,是凉州羌胡叛乱,所以让蜀人得了机会……

    什么样的消息都有,众说纷纭。

    只是凉州与关中消息断绝,两地之间官府的正式消息,要走安定北边的大漠,好几个月才能往来一次。

    更多的是通过陇右与关中的商队往来打探消息。

    蜀地所产的蜀锦,在中原乃是难得的奢华之色。

    就连曹睿自己,都喜欢不已。

    而毛料,则更是军中冬日里必需之物。

    所以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商队往来却是越发频繁。

    当然,这些商队里,也少不了夹杂双方的细作。

    只是不管从哪个商队里传过来的消息,不管内容是什么,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蜀人进军凉州,凉州局势大是不利。

    孙权称帝,与蜀人誓盟,凉州极有可能已经失去,林林总总,虽然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仍是让曹睿心烦意乱。

    他登帝位才第三个年头,他便把掌有实权的三位辅政大臣调出洛阳,仅留了一位未掌军权的陈群。

    借此迅速降低辅政大臣对朝中的影响力,以便独掌权利。

    这等手段,也算得上是深谙制衡之道,懂得帝王心术。

    若是没有蜀吴两虏的事情,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学武皇帝,越过九品中正制,发出求贤令,以削弱世家对朝廷的控制。

    只是天不遂人愿。

    去年西边和南边的两场大败,反而逼得他不得对世家继续妥协,以求得曹魏政权的安稳。

    今年才刚刚安定一些,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又连接传来坏消息,气得他在西堂连砸了好几个茶杯。

    地面上铺着的名贵羊毛地毯被茶水溅湿了,有些不成样子。

    曹睿不得不来到东堂,召见朝中重臣议事。

    “大魏,天下之正;蜀虏,窃据西陲;吴寇,隔江南蛮。吾为天子,居天下之中,反遭鼠辈连接欺辱。”

    “想当年,武皇帝以弱兵而平天下,文皇帝屡压江边,孙权俯首。吾若不斩蜀吴鼠辈之头,何以有颜面入宗庙祭祀?”

    曹睿怒气未平,对着底下的众臣说道。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廷尉高柔。

    “二虏狡猾,潜有窥视中原之意,谋动干戈,不愿束手,以偏远之地,穷兵扩武,民不堪苦。”

    “大魏居中原之地,宜畜养将士,缮治甲兵,以逸待之。陛下执掌国政,与其急于动武,不若休建宫院,与民生息。”

    “只待两虏有变,再以精兵击之,则事半功倍。”

    曹丕篡汉称帝后,在洛阳大兴土木,一改两汉以来的两宫并立,形成以太极殿为中心的皇宫格局。

    只是因为时间尚短,再加上战事未平,宫殿一直未能完成。

    曹睿在登帝位后,欲把高帝、太帝、武帝、文帝四位神主从邺城迁到洛阳。

    故开始兴修皇家宗庙。

    同时借此机会,想要把太极殿再多扩建几间宫殿。

    高柔所说的,便是此事。

    曹睿本就怒气难消,听到高柔不但不支持自己,反而劝谏自己停止征发民夫。

    他当下就是厉声道:“宗庙之事,国之大事,高廷尉,汝过矣!”

    高柔寸步不让:“陛下,臣说的是兴修宫殿之事。”

    曹睿怒气再也忍不住地涌上脑门:

    “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