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89章 吴国始乱(第3/5页)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责所饷。

    不但把自家儿子骂了一顿,而且还派了使者,亲自把自家儿子打了一百杖,甚至让他把送出去的钱粮拿回来。

    周围的人听到这个事,对潘浚如此反应皆是不解,认为潘浚做得太过了。

    上大将军陆逊都有些看不过去,亲自登门劝说道:

    “陛下欣赏隐蕃,承明何以独恶此人?即便承明不愿意与那隐蕃往来,只管让令郎断了往来便是。”

    “如今杖责令郎,又让他取回赠予他人之物,此会不但会得罪隐蕃,而且于礼不合,为世人所笑。”

    潘浚叹息:“若不如此,何以明吾之心志?”

    他与廷尉郝普一样,本是刘备之臣,以治中从事的身份与关羽同守荆州。

    不过潘浚素来与关羽不和,孙权取得荆州后,他便降了东吴。

    但与郝普不同的是,潘浚乃是荆州大族出身,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后面打压世家大族的种种行为,所以他更倾向于东吴。

    毕竟东吴没有限制世家大族的特权。

    打压江东世家,那只是上层政治斗争的需要,与东吴的世家大族拥有特权不冲突。

    更重要的是,荆州出身的官员身份微妙,只需要保持中立就能独善其身,根本没有必要参与到泗淮集团与江东集团的斗争里头。

    不管郝普是野心太大也好,无知也罢,那都是他的事。

    潘浚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陛下觉得,同为荆州出身的自己也有心掺和到种事情当中。

    至于有可能得罪隐蕃这个事,潘浚更是毫不在意。

    “那隐蕃再怎么得陛下欣赏,亦只不过是幸进之辈,看起来骤然得贵,实则毫无根基,吾即便是得罪了他,又有何惧?”

    陆逊知道潘浚素来性情刚直,听到他这番话,倒也没有多劝,只是叹息一声:

    “小人幸进,便是公卿亦要上府拜访,此乃国之不幸。”

    “如今幸进之辈愈多,可惜的是我等皆远离陛下,不能当面规劝。”

    潘浚听到这个话,心有所动:“上大将军似乎别有所指?”

    陆逊看了看周围。

    潘浚会意,让所有下人都退下。

    陆逊这才说道:

    “陛下初登基时,新设中书典校事,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吕一为中书典校郎,如今渐作威福。”

    “有人言其擿抉细微,吹毛求瑕,举罪纠奸,纤介必闻,我本还不信。”

    “哪知前些日子,吕一有门客违法,被建安太守郑胄所杀,吕一于是诬陷郑胄,如今陛下让有司禁锢郑胄。”

    说到这里,陆逊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由此看来,吕一其人,生性苛惨,用法深刻,实乃小人是也。”

    “吾念及吕一未去,如今再来一个巧弄口舌的隐蕃,这不是幸进之辈愈多是什么?”

    潘浚一听,当场就勃然变色:

    “太守者,国之重臣也,如何能因区区小人之言而轻易下狱?长此以往,国法何存?小人威福愈盛,国之不幸!”

    陆逊苦笑:“太子曾给陛下上书进谏过此事,但陛下不纳,如之奈何?”

    潘浚闻言,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昔日曹操初设校事一职,便是为了广增耳目,以刺举所属诸将军官吏。

    如今陛下学曹操设校事一职,其意不言自明。

    后曹操的校事官卢洪、赵达二人捉弄威柄,多有陷人,故当时有言: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

    陆逊与潘浚皆是聪明之辈,由微见大,从郑胄之事便可推测出,若是再这样下去,吕一尽早会成为吴国的卢洪、赵达之辈。

    再想起陛下自登基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