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四章:三苏祠(第1/3页)  圣途职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祭拜祖先就能得到好处。这种情况对西域玩家来说,感觉有一点点的不公平除了当年军垦建城的地区,绝大多数地方还是少数族裔偏多。按照西域各民族的起名特点,基本上都是父亲的名儿是自己的姓,自己的名儿是儿子的姓。除了有明确的文字或诗歌记载,谁还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都是按照部落的传说传唱的。而且西域少数族裔也没有祭拜祖先的习惯,他们纪念祖先的方式就是将祖先的事迹编成歌曲世代流传。     七剑玩家在公会频道商量了一会儿,觉得这其实是有好处的。每个人可以购买三张清明上坟图,也就是有三次祭拜祖先或者本民族历史英雄人物的机会。而汉族玩家,既然有祭拜祖先的习惯,他们是绝不会将这些机会送给什么不相干的历史人物的。     别克是个老司机道“这样说,我们这帮柯尔克孜玩家,是不是可以将三张清明上坟图全部献祭给玛纳斯啊”     阿吉巴依“你还想怎样你知道自己的曾曾祖父是谁不名字叫啥”     就这情况少数族裔基本上只记得自己五代以内的祖先,更久远的,只能是史诗、歌曲中传唱的人物。     暮光老大道“我建议你们举行公祭。当然祭奠方式还是需要使用你们传统的办法。找个适当的契机,将这三张上坟图用掉就行。至于阿米尔、玛依拉,你们也一个样。除了汉族人能明确找到自己的祖先,其它各名族集合起来使用本名族的传统方式进行。你们把自己名族的领头羊名字报上来,自己想办法吧。公会会给做的最好的民族进行奖励。”     付诸东流“他们是公祭,我们汉族人都能找到明确的祭奠对象这个怎么奖励”     不患寡而患不均。暮光老大道“任务完成最好的五个人,每人十个金币。好了该干嘛干嘛去。我不希望大家因为这个任务而影响我们原来的两个计划啊”     苏老大的拜祭对象是三苏。最好的拜祭地点是四川眉山的三苏祠堂。秦小曼和他同去。两人约好在游戏中共同拜祭双方的祖先,也是一种没有明说的承诺。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一百五十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祸,清康熙四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一百多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祠内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等文物和文献。启贤堂陈列着三苏手迹、拓片和遗物。两侧厢房中展示有三苏生平及宦游各地的遗迹图片与文字。祠内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八十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三十多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宰相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匾联、书画、盈室满堂。此外,还有明清以来一些书画名家文徵明、邹一桂、查士称、何绍基、张大千等的作品,也在此陈列供游人观赏。     其实苏橙心中,想要拜祭的苏家祖先,并不是三苏,而是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     苏秦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