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刊(1 / 2)

在花昭国,一两银子大约等于1000文钱,而郁家一个月花用大概是一两银子,包括伙食费,孩子纸笔钱,人情往来等零碎开支。

若是放在乡下,一两银子可以花用两三个月。

再具体来说,蒋大丫全月无休杂货铺赚的利润还不到一两,郁有文教书一个月工资是一两七百钱。

郁格桑这次稿费,便有一两五百钱,确实不低。

而且在蒋大丫看来,郁格桑本来只是写个作业,哪怕侥幸被编辑看中发表了,也不会有太多钱,能有个两三百钱在她看来就差不多了,谁知道却挣了一两多,突破她的心理预期,这才觉得钱特别多。

郁有文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但他以前同学发表过,他自己也曾怀抱一个“文学(致富)梦”,多少了解什么行情。

不过对于自家小闺女只写了个作业就挣了差不多自己一个月工资,那也是十分意外且心动的。

但他跟蒋大丫不同,他更看中发表文章这个荣誉,所以直接对郁格桑说这个钱她自己保管,且他还要奖励一百钱,鼓励郁格桑继续努力。

蒋大丫很是不舍,别看家里有个正经工作,又有个铺子,但是家里可是有五个小孩,除了今年待嫁的郁桃枝,可都是要念书,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再便宜,那也要书费纸笔衣服等花销,还有个县里读书的大儿子,开销更大。

且乡下还有公婆兄弟要帮衬,乡里乡亲邻里邻居人情往来,一年到头真是挣得不算多,花的却不少。

更何况在她看来郁格桑就是个小孩子,挣了钱也得上交家里。

只是郁父都发话了,且说的也有道理,孩子发表文章是出息事,所以蒋大丫还是忍着不舍给了郁格桑,也没忘唠叨“省着点花,不该买的别买知道吗?”

郁格桑接过钱票。这是国家发行的钱票,在各个钱庄(无论国家开的还是私人占有的)都能兑换,甚至在大城市还能直接当货币使用,不过像青竹镇这样的小镇子就行不通了,大家日常还是使用银钱,鲜少用钱票。

她看了看,抽出一两面额的钱票给蒋大丫,“孝敬爹娘的。”

剩下的五百钱和郁有文奖励的一百钱,就是她的零花钱了。

不是郁格桑傻非得交钱,而是郁有文蒋大丫父母品行还是很不错的,且家里开销确实大,一两银子多少能补贴家用。

同时也能让家里人知道,她写文不仅对自己有好处,给家里带去荣耀,也能带来实际的好处。

这样,在这个家才能过得更顺心。

一两银子的效力还是很明显的,当天蒋大丫就买了好菜好肉庆祝,饭桌上不住夹肉菜给郁格桑,直言郁格桑写作辛苦了,需要好好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