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安心休养,生下皇太孙,其余的全都不重要。
这园子好,环境清幽远离闹市,也远离朝廷里那些纷争,陛下体贴太子妃,不许任何人跑来打扰,正适合静养,好的。
太子妃安心住着就是,等泽儿成亲时候,找时间在府里摆宴,请太子妃回去团圆。”
袁大人含笑摇头,宽慰清涵。
“如今下领兵在北疆征战,捷报频传,陛下也是格外欢喜,虽说朝廷里有些不同的议论,却也不影响什么。
满朝文武如今,都等着下凯旋而归呢。等下平定北疆班师回朝,太子妃再生下皇太孙,那才是正经的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太子妃安心静养便是,外头那些人随便他们说什么,太子妃不要理会。
只要生下皇太孙,那就是首功一件,太子下的位置,再无人能够撼动。”
袁大人似乎别有所指,却又不好言明。
清涵一听袁大人这话,就知道袁大人的意思了。别看清涵一直住在园子里避暑休养,可朝廷里的事,清涵比谁都清楚。
清涵回京一个月了,沈凌烨领兵二十万出兵北疆,剑指北辽都城。
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北辽数座城池,与北辽大军大小二十余次战斗连连胜利,已经打的北辽焦头烂额,前几天派出了使臣,要与大齐议和。
朝廷里因为此事也分成两派,一派以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都察院某些人为主,这些人极力主张议和。
行军打仗最是费银子,自打正月里两国交战开始,这国库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往外运。
这些人就喊着,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国库里的银子根本支撑不辽多久。
大齐本来就国库空虚,这几年各种灾害频发,百姓生活也不容易,既然北辽都提出议和了,不如就此罢手,好好同北辽谈。
让北辽多赔一些银子马匹牛羊之类,不要再打下去了,劳民伤财。
与议和派相对的,是主战派,这一派自然是以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人为主。
这些人认为,既然打了,就狠狠地打,直接灭了北辽北狄,归属于大齐算了,也省的这两国总是对大齐虎视眈眈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如今大齐兵将士气如虹,就应该趁着机会一鼓作气,不该给北辽以喘息之机。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现在犹犹豫豫的想议和,万一人家是借着议和的机会调兵遣将,反而是给了对方机会。
两派在朝堂上争吵不休,互相攻讦,闹得皇帝也是头疼。
其实皇帝的心里,也希望继续打,最好是能灭了这两国,可是这话皇帝不好直接出口。
大齐历代以来,都很少兴兵攻打邻邦,皇帝也不想落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声,没办法就只能看着底下两派在那扯皮。
“舅舅,朝堂上那些人如何说,太子和我都不在意,我来园子里只是避暑,并不是为了躲清净。
我虽是女子,可若是什么人惹到了我,我也绝不会客气,该反击绝不犹豫。
如今不过是些跳梁小丑在胡闹,且不用理会,若他们闹大了,我会想办法收拾他们的。”
朝堂上有不少人借机攻讦太子,说太子兴师动众进犯北疆,乃是穷兵黩武非大齐传统。
更是陷百姓于水火,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乃是祸国殃民之举。
清涵其实很清楚,那些人都是以前贺相和大皇子的党羽。
他们这是瞅着沈凌烨领兵在边关打仗,无暇顾及京城这边,所以故意要给沈凌烨抹黑,抹杀沈凌烨的功劳。
这些言论清涵听了不少,心里也都记着呢,只是暂时没有发作而已。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肚子里的孩子,别的都在其次。
公道自在人心,沈凌烨领兵出征北疆,那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大齐的长治久安边境安宁,并非那些混淆是非之辈所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