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章 展台(二)(第1/2页)  王爷不和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台下的商人仔细看看台上的汉子,颇为满意地点点头。但商人很快又面露难色道:“我家白米有得是,可你这人数太少,不够用!”     苏展对商人说:“城东城西各有流民两万余人,怎会不够你用!”     苏展朝后台一招手,又有二十个汉子被带上台来。苏展转头问商人:“这些个人可够你用?”     “够够够!”商人顿时两眼放光,他激动地说:“我这便回家取米来,官爷且帮我留住这些人!”     “咣!”苏展敲一声铜锣说:“这三十人已被预订,暂且下去等雇主取米来。”     三十个汉子从另一边下台后,苏展又招了十个汉子上台来。     有了刚才那商人的带头,台上的议论声又大了起来,不过还是没有人再次上前捐米换人。     过了一会儿,一个妇女挤到台前问:“这位官爷,做工的流民可有女人?我家婆婆卧病在床,无人照料。我和我家男人每日都要出门做工,我想雇个女人回去照顾我家婆婆。”     “咣!”苏展用力敲一声响锣说:“女人自然是有的!”     苏展朝后台一挥手,十个略带腼腆的女人跟着一个官兵走上台来。     见台上还有女人,这回台下再次爆发出一阵喧哗!京城里的人大多比其他地方的人富足一些,但并非每一家都雇得起丫鬟使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雇佣丫鬟的花费太高了。     达官贵人家里雇佣丫鬟,每人每月需得给月历白银一两不说,平日里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全都还要再破费雇主一大笔开销。穷人家全家人一月也赚不到一两银子,根本请不起丫鬟伺候。     若是能从流民中雇佣一个丫鬟回家,每十日向朝廷捐出一升百米,正好相当于一个人十日的口粮。再每日给丫鬟提供一顿午餐,这么低廉的成本就能雇佣一个丫鬟,基本是等同于只要从家里盈一口饭出来便可顾得起一个丫鬟。     “你们谁伺候过婆婆?”台下女人对着台上问。     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站出来说:“我最会伺候婆婆,我家婆婆一路跟我们逃到京城来。”     台下传来一阵赞叹之声,这么艰难的逃生路,这女人必然是用心照顾才让她家婆婆保住性命。     台下的女人表情舒缓不少,客客气气地对苏展说:“官爷,我这就回家取米去,官爷可要帮我留着这女人!”     “咣!”苏展敲一声铜锣说:“这女人已被预订,台下可还有人愿捐米换短工?”     台下已经开始有人跃跃欲试,但依然没有人大胆出来继续领走流民。     这时一个年轻女人挤到台下说:“官爷,奴家最会织布,可惜家里米粮不够。可否用白布换个女人?”     “咣!”苏展手中锣响,他跟着说:“凡是捐出布匹c铜钱c银两c香油等物资钱财,只要价格与白米等同,皆可带走流民做短工!”     这回台下彻底沸腾了,毕竟有些家里大米并不算多,不过拿些别的东西出来还是可以的。     台下年轻女人问台上:“你们可有人会浣沙?”     有两个同样年轻的女人害羞地指了指自己。     台下女人赶紧对苏展说:“大人且帮奴家留住这两人,奴家这便回家取布来!”     年轻女人刚走,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马上挤上前说:“官爷,我是布鞋店的掌柜,我家商铺愿捐出布鞋五百双!”     “咣!”苏展敲锣说:“鞋店现在便可与书记官核对布鞋价格!”     那布鞋店的掌柜高高兴兴绕到后台,找书记官核对价格去了。     此时,展览台下聚集的人数比一开始那会儿多了三倍不止,后面来的人都好奇地问前面的人这里在做什么。     “咣咣咣咣咣!”苏展猛敲一阵铜锣,然后把用白米换流民做工的告示又说了一遍。苏展指着离展览台十丈远的一个大红榜说:“朝廷告示已粘贴在红榜之上,识字的可念与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