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要离开的云大娘(第1/2页)  重生浣衣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刘文星属于生徒,可少考一试,直接参加春闱,甘肃道的春闱在府城金城郡(兰州城)举行,五车学堂共选出了二十多个学子参加考试。     学堂已经为这些学子们做好了试前准备,安排了带队老师,甚至包下了府城的一座客栈,令每名学子准备一两银子,支付相关费用。     当然学堂也不反对富有的学子出去单住,但出去单住的一切自行负责,所以所有的参加考试学子,无论家富家贫都安心地听从老师安排,毕竟老师每次春闱都参加,富有经验。     李小红和其他家长一样,松了口气,有学堂负责那是最好,家里人陪上去,人生地不熟,处处困难,哪有学堂方便。     明经c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在甘肃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学风不如南方深厚,这里的学子都是考的明经科,即便如此,能中的也是凤毛麟角。     学子们要提前一个月出发,在路上的行程就要三四天,让学子们在府城住一段时间,熟悉水土,理顺身体。     在送走刘文星的第二天,云大娘一脸凝重地来找李小红,居然是来辞行的,李小红难受极了,她原本是把云大娘当成一生的朋友来交往的,没想到云大娘却要离开甘肃道。     一问之下却是无言以对,原来三姐儿到了京城以后,成为云家最小的女儿,云家身为皇商,云家的女儿本身就担负着联姻的作用。     目前有四品官的嫡子相中上了三姐,身为三姐的母亲,云大娘不得不离开古浪县,回到京城去。     李小红留恋地问:“你还回来吗?”     “回不来了,我原本也是皇商之女,当年怒马鲜衣,青春无限,我和我家那口子一见钟情,他是武将出生,原本以为能夫唱妇随一辈子。”     “却不料想,他一入伍便被分到了甘肃道这边,而我则留在京城侍奉公婆,婆婆看我这样的商人之女,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而我也忍受不了婆婆对我的百般刁难,便趁着夫君回家探亲的机会,请求与他到这里,共同驻边。好景不长啊,他在一场战事中马革裹尸,而我因过度悲痛流产了。”     “娘家想让我回京城,我不想回,我所有的美好时光都是在这边度过的,这里葬着我的丈夫和儿子,我是想在这守一辈子。”     “可是三姐不能没有母亲,那吃人不吐骨头的京城,我得去教她怎样跟婆婆斗争,怎么样处理婆媳关系。”     “还要想办法为她撑腰。那里毕竟还有我的娘家,父母已经垂垂老矣,我要再不回去,只怕这辈子见不着了,我都回去之后,再想出来就难了。”     云大娘把一个符交给了李小红,嘱托着,“这是锦绣坊的符,有此符的人是锦绣坊终身的朋友,所有委托的绣品都可以按成本价提供,不要一分钱利润。”     “而且,随时凭此符抽调五十两元以下的金额,大家都知道,绣坊利小,这个符能动用的金额也就这么多,这是我能为你做到的最后事情了。”     李小红拉着云大娘的手,哽咽得不能喘气,真心地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云大娘搂着好朋友,嘴巴伏在李小红的耳边,轻声地说:“你要对小妞好一些,最好让大宝或者小宝娶了她,但是别让她去复仇,她这一辈子也报不了仇,可是有她在,你们家的路会很顺畅。”     李小红只是流着泪点了点头,伤心得说不出来话。     云大娘还是来邀请李小红同赴府城的,因为学子们提前一个月出发,也是给那些有门路有想法的人一定的操作时段。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