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消化灾民(第1/2页)  重生浣衣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古人的智慧c权谋和胆量,远比现代人卓越。甘肃地广人稀,许多大地主家里都缺佃户,普通中产阶级家里也存在缺人手现象。     县令大人下定决心要留下城外的饥民,人口的增长也是为官在任是否称职的评判标准之一。     以往安置灾民,通常是短期的赈济后,发还原籍,估计县令大人一是看这些灾民不太多,本地完全可以消化掉;二是觉得这里地广人稀,有人才能有经济繁荣,妥善安置灾民也是政绩啊。     官府把各家各户集中到了城门口,县城里从来没聚集过这么多人,象赶大集一样,大家一边忙着和好久不见的七姑八伯打招呼,一边看稀奇。     衙役们在大声地宣布,各家有需要人手的都可以在饥民中选择,官府在落户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饥民也各有打算,有的想打短工,过几个月回家乡去,故土难离。有的想卖身为奴,看看这小县城,大灾里还有吃的,这就是沃土啊,能在这终生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刘大妈捣了捣李小红:“咱们学院里头也缺人。”     “缺哪些人?”     “做饭c扫地c倒马桶的c看大门儿的。”     “那现在是谁在做这些事呢?”     “都是那些家贫的学子,干活抵学费的。”     李小红不说话了,她原本就是把这些琐碎的事情全部丢给刘大妈,刘大妈这样处理也很好。     现在若是有廉价的劳动力,当然更好。不能让家贫的学子一直勤工俭学下去,人家是来学知识的。     李小红不去与人争,由着那些大地主大富豪,先去挑人。     她随着人群慢慢混到乔小衙役身边,低声道:“二妹夫,给我家里挑上几个老实可靠的。”     乔小衙役陪着笑脸儿,眼睛没有看李小红,象探照灯一样,扫着场里密密麻麻的人群:“大嫂,你放心,我已经看好了几户人家,我家里也需要找个带孩子的妇人。”     李小红心领神会的到旁边去登记需要的人选,她是想着有合适的人选,给两个老宅子里配上人,自从王大妈嫁人了,两个老宅子都是李妈妈带着傻姑去忙活。     过了一会儿刘大牛挤了过来,他是直接从庄子里过来的,探着脑袋看了半天,才找到妻子。     官府不仅通知了县城里的人,县城外的村庄都通知到了,刘家庄的里正也过来了。     县令大人是下定决心,今天要把饥民的问题全部解决掉。     夫妻俩躲到一边去说悄悄话,一段时间不见,小别胜新婚,两人有说不完的话。     李小红问刘大牛:“农庄还需不需要人手?”     刘大牛摇摇头,农庄跟前也有饥民,他偷偷地观察,有好的直接留下来,不需要通过官府,通过官府有时反而麻烦。     李小红知道大的庄子,许多都是偷偷地开荒,隐瞒了佃户人数,少交官府的税银。如果按实缴纳,没有庄子能赚钱。     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民不报官不究。     现场的饥民很快减少,那身强力壮没有家庭负担的,快快被人挑走了。     家里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拖一大家的人,或者是家里只有老弱妇孺没有壮劳力的就被剩下了。     乔小衙役领了三户人家到李小红这儿来。李小红一看其中一家居然有三个小孩,也不知是怎么千里迢迢跑上来的。     “这三户人家我观察过,都是忠厚老实,只是家里有些负担,你看行不?”     李小红有些不快,那些身强力壮的你不给我,给的这些用一个人还需要养一个人,这亲戚是怎么照顾的?     乔小衙役一看李小红面色不好,知道李小红想偏了,低声道出内情:“谁家逃难都是一大家人,最后只剩下强壮的年青人,这年青人肯定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李小红明白自己误会了乔小衙役,人家是可着好人家给自己推荐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