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催涝之症求全订
天赋决定成就的极限,但是却并非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实践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诩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资料,而且动手能力在多年的考古工作中,也不比一些工匠差,但是毕竟还是专业差异。
术业有专攻,不只是专业领域理论知识的差异,更大的差异是在从事相关专业的时间长短,累积的实践经验。
也就是所谓的手熟尔。
王诩加上禺春等人花了两个小半天,才弄出的芦苇浇纸,在公输矩这样的大匠传人手中,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琢磨出来了。
而且弄出来的新纸,不管在颜色还是质量上,都比王诩弄的那张要高很多,但是也并不能直接用于书写,因为墨水一沾上,就晕开的很厉害,可能因为是材料或者工序的原因,吸水性很差。
不过总归,要是当成是上厕所用的厕纸,还是合适的。
造出来的第一批纸用来当厕纸,王诩虽然内心是觉得亵渎纸张神圣的,不过身体还是很诚实,说实话,用了这么久的绢布或者丝绸,那东西听着高大上,但是用起来真的体验极差,而且还有心理负担。
毕竟太奢侈了。
现在好了,终于有纸了。
于是王诩给公输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带着他那群兄弟,去扫到芦苇荡,然后烘干芦苇杆后做成厕纸。
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公输矩表情有些微妙,因为他本来以为,王诩会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其实他昨天冒险来找王诩,就是仗着自己一身公输家的木匠本领,看准了孤竹国现在急缺的是造船大匠师。
但是没想到,王诩竟然会交给他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任务,不过还好他也不是什么年轻气盛,不知好歹的愣头青,只当做是一个考验,欣然接受后带着他那群兄弟,坐着他专门制作的一艘精巧的木船顺着小河收割芦苇。
孤竹国的造船可以说是很原始了,而且是属于最原始的一种造船方式,因为最早孤竹国确实没有一个合格的木匠,到现在哑儿他们在研究的海船,也不是专业的木匠造船团队。
王诩最早的造船就是把巨树掏空,然后用桐树油调和水泥在船底渡上一层防水层,简单粗暴的方式。
这就是典型的专业理论基础加上门外汉实践的结合。
因为是河船,航船问题比航海要简单很多,主要处理好防水和动力两个问题就行了。
整木掏空加上桐油水泥的防水性应付航河船完全没有压力,而且王诩直接把对航海最重要的动力技术提前两千年弄出来了,就是船帆。
华夏因为是内陆河流农耕文明为主,航运属于辅助性运输,所以在航海上要比西方海洋文明慢上一千多年。
人类最早的船帆技术是来自埃及文明,西方所有的航海技术的起源。
华夏文明的航海技术一直处于独立起源,跟西方航海技术没有太大的交流。
没经历西方漫长的横帆阶段一开始就发展可转动的纵帆。
东汉出现的平衡纵帆是中国的独创。
这种帆在桅前后面积的比例不同,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
因为在东汉之前,华夏的船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
这种帆船只能顺风前行,转弯则由橹来操纵方向。
橹是华夏的独创,最迟在西汉,船舶已有橹,它是由长桨演变来的,具有很高的推进效率。
王诩将空气动力远离结合原始的造船技术,完成了孤竹国的造船业。
但是在真正的造船匠师眼中,这种船跟竹筏没有丝毫区别唯独就是船帆技术让他们眼前一亮,不过也是看一眼就能学会的技术。
公输矩那艘船上的船帆,在构造上看起来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