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战略企划书求全订
华夏文明经常被冠以人情社会的标签。
这个标签对应的是后现代西方的契约社会。
华夏的人情社会似乎最早于氏族血缘社会结构为主衍生的一种初期社会状态,毕竟虎毒不食子,人类既然是一个感情动物,就难免有偏有向。
后来董仲舒将儒家打扮成一个美人献给汉武帝之后,儒家幻化的美人就进一步将这种社会人情结构加固,来达到辅佐统治者的目的。
在这种儒家文化圈的辐射之下,东亚文化在几千年来似乎却人情味过重了,以至于过犹不及,任何事情若是没有一个客观衡量的角度或者尺度,最终都会走向极端。
就像善良的极端是,的极端也可能是善良。
一个过于重视人情而忽视契约的社会结构,必然会走向ns,也就是面子至上,这是华夏人千百年来的陋习。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酒桌文化。
在所有文明中,交际文化都是存在的,但是华夏似乎是唯一一个,只有在交际场合来达成合作意向的群体。
不管项目如何,三杯酒下肚,那事情才可以正式有商谈的机会,似乎交际是达到目的的基础。
这个就是一个没有客观衡量标准,所造成的人情社会最大的弊端。
因为这种人情社会走到最后,会变成彻底的ns,和虚伪社会。
反观契约社会,看似所有东西都冷冰冰的转化成一条条的契约,但是实际上,这种干净单纯的关系,有时反而能够展现真正的人情温度。
人情社会中,看似将情分看的无比重要,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情分,同时通过事件来展现的,因为情分是一个太过主观精神化的抽象概念了,在没有具体具象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很难真的去判断。
契约社会中,就是直接用所有的具体事件,来考验人类之间的本分,然后来展现情分。
比如借钱打欠条这件事情,人情社会中认为打欠条是一种伤害面子的事情,不管是借款方还是贷款方,都会下意识的忽略这条步骤。
但是很多矛盾,恰恰也是因为这个看似不太重要的忽略,因为说实话,有一些人,会把这件被双方忽略的事情,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然后他们就会把借钱的概念,慢慢淡化成给钱。
尤其是当借贷双方在物质上有些差异的时候。
比如一个身价百万的贷款人,借了一万块钱给借款人,如果两人同时忽略契约,将人情作为抵押物的时候,借款人会因为贷款人有钱,而将这一万块钱的借款变成给予,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笔烂账。
但是实际上,如果当某天贷款人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给双方的人情重新定义了观念,因为这件事情不止是钱多少的问题。
所以才会有流传很广的一种言论。
我可以请你吃上万块钱的皮皮虾,但是你找我借的一百块钱,得还我。
因为大多数人,是善忘的,而且自以为不拘小节。
而契约社会中,借款双方需要很多步骤最基本的为四步。
1、要求借款人与借款有关的资料
2、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
3、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4、依合同约定从借款。
这种看似冰冷而且不讲人情的借贷过程,实际上却能够展现借贷双方真正的人际关系。
因为当合同考核完毕,贷款人就已经知道对方是否有偿还能力了,这个时候如果还能借钱,那就是真的感情了。
而且欠条这个东西,其实是人情的具象化抵押物,它给双方的意义都是一种提示和惊醒。
因为人情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会下意识的选择忽略或者遗忘,所以连同当初借钱时的情分也一起被遗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