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节 永静军贪污案(第1/2页)  大宋有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连绵不断的暴雨之中,到最后不光是黄河出现了决口的危险,甚至就连淮河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险情的汇报。     面对这样的情况,既然正面战场的局势基本上大局已定了,身为皇帝的赵桓自然就要将目光再重新放在决堤和险情上面。     同时,赵桓却还要亲自处理一个极其重要的大事。     前几日赵桓收到了朝廷的奏报,有人弹劾永静军节度使关胜私自挪用军粮和军资,中饱私囊。     这样的事情在如今这个战火连绵不断的大宋朝,显然是犯了众怒的。     并且这个关胜还是赵桓在登基为帝之后亲自提拔的一批官员之一,在很多官员的眼里,这样的人无疑是皇帝的亲信。     出了这事儿之后,很多皇帝新提拔的官员看来这更是不能容忍的。     更何况是身为皇帝的赵桓,他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就是怒不可遏。     现在南北战事不断,军资的用量十分巨大,而身为一地节度使的武将却带头贪污这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选择在此时就离开前线并且会亲自去处理这件事,所为的就是要杀鸡儆猴,并且告诉这些贪食国家粮草的蛀虫国难财是不能发的。     毕竟在赵桓看来现在可是官员俸禄极高的宋朝,若是放在明清两代,官员的俸禄极低很难养家糊口,贪污这种事还有情可原,可放在宋朝这就是不可原谅的行为了。     甚至在离开前线之前,皇帝就已经想好了究竟要如何从严处置关胜。     而在距离黄河不远的永静军驻地东光,也由于紧挨着黄河的缘故,在大水泛滥的影响下,此时也成了一片湖河沼泽。     平日里这地方由于紧挨黄河的原故往来的货物和商旅不断,倒也算是跟着这条水系沾了一个大光。     可是当黄河真正泛滥的时候,沿河的百姓却恨不得自己从来都没有在这里居住过。     这几日来不断有灾民从四面八方涌到了这座城里。     平素里只有不到5万人的东光,现在起码居住的十多万百姓。而由于人口稠密的缘故,城里的房舍根本就不够人们居住。     本地新到任的县令刘豫却并没有做出什么适当的处置来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以至于这座不大的小城一时间乱事频起,不管是抢劫还是杀人都一窝蜂地出现了,本来还算是整洁的街道上面也搭满了各种各样的窝棚。     只可惜由于天气已经渐渐到了秋冬之交的缘故,那些四处漏风的窝棚可以帮助这些灾民渡过难关吗?     而相对于寒冷的天气更加可怕的难题又放在了灾民的面前。     更有甚者由于粮食不足的缘故,这几日来已经有不少人饿死了。     可哪怕是已经到了这种情况,本地的县令却还是没有打开官仓放粮救济灾民的想法,既然官府都没有动作,城里的那些富户就更不可能去白白救济这些逃难来的人了。     毕竟人家的钱也不是偷来抢来的,要是有官府以身作则还好说,说不定能够带动几个人帮忙,但官府都在这里装死,这些富户就更不可能当那只出头鸟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老百姓的简直就恨不得把官府,朝廷踩在脚底下啐一口痰。     赵桓在登基之后所营造的好形象也随着本地知县的不作为渐渐变成了虚情假意。     俨然就要激起了民变了。     只不过就在眼前的这些灾民都已经陷入了绝望的时候,十日之前,却有一大队拍马赶到的军队却突然驻扎在了城外,并且还每天按时按点的开放粥场,施舍粮食。     甚至还会隔三差五地为老百姓发放一些帐篷和粘布,用来搭建一个容身之所。     老百姓们只听说是附近的节度使收到了朝廷的命令,带人前来赈灾了。     也直到这个时候老百姓们才算是知道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皇帝并没有放弃他们,原本沸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