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军队配备的瓷碗(第二更,求订阅)(第1/2页)  猎宝狂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金水看司徒满脑门的汗,就问道:“司徒,怎么了这是?这屋里有点热?要不要让白眉大爷给开下电扇?”     初秋,早晚温差已经很明显,尤其是在山上,傍晚这会都已经需要穿外套了,这屋里温度正合适,只是司徒这脑门上的汗,让陈金水以为司徒有点热。     司徒看了看屋顶上的老式吊扇,只是用铁丝绑在了房梁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为了安全起见,司徒摇了摇头。     “没事。适应一下就好了。”     “这件青花碗感觉怎么样?我看着这青花的颜色,感觉像是清朝的啊。应该用的是南洋的苏麻离青的青料吧。”     司徒摇摇头说道:“不是,虽然都是苏麻离青,但是这上面的青料应该是西亚的苏麻离青的钴料。这件青花碗应该是明朝的东西,但是这上面没有多余的青花,只在碗口和碗底有青花,很可能是在明朝后期,群雄割据的那个时代。”     “这怎么讲?我只记得南洋出苏麻离青啊?”陈金水实在是对陶瓷器的了解不是很深。     司徒说道:“郑和下西洋,在西亚带回来一些青料,上色之后,比国产的青料颜色要更加的饱满,透亮,成蓝宝石颜色。后来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类青料比国产青料的优点就是铁含量很高,锰的含量很低。而且在烧制以后会出现丁点的银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的结晶斑。经过史料的记载人们发现这种特有的青料原来是出自于现在的北部的钴矿。     你刚才所说的南洋的苏麻离青,是在清朝以后出现的。因为清朝瓷器大量出口,导致青料的需求量增大,虽然西亚的青料属于精品,但是运费太高,后来人们在南洋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相继发现了成色不错的苏麻离青的青料,然而这些地方的航程短,运费自然是降低了,在那个陶瓷业竞争大的年代,人们为了压缩成本就更青睐于南洋的青料。     但是南洋的青料与西亚的青料虽然烧制后的颜色非常接近,但是由于不如西亚的铁锰含量比悬殊,导致上面没有特有的银黑色结晶斑,所以很容易分辨出两个时代的青花。”     陈金水佩服的给司徒伸出了大拇指,夸赞道:“这眼力,厉害啊。就凭你这能耐,要说你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打死别人也没人信。但是,郑和下西洋发现的西亚青料,一直沿用了整个明朝,怎么判断出是明朝末年的东西啊?”     司徒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碗口的直径,又用手指敲了敲碗底那一圈青料。     “你看这个碗的口坡度是不是太大了些,在做扁一点,简直就可以当盘子用了。”     陈金水看着这个造型确实有点特别的碗,点了点头。     司徒说道:“这种造型的唯一好处就是饭菜凉的快,士兵们在行军休息进食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完成,以便于快速行军。可以明显的说明这是一只出自于军队当中的瓷碗。还有就是这碗底的青花,也只有在明朝末年出现过,专家们推断应该是当时农民起义军为了表示朝廷的统治黑暗,人们备受压迫,心中的一种激愤。所以我推断应该是明朝末年战乱时期的产物。”     “好好好。”陈金水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似乎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从司徒手中把碗接过来,把另一人手中的马镫接了过来递给司徒,     “抓紧时间,你再看看这个。”     司徒提醒道:“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呢,像这种碗,存世量没有一万也得有千,再者就是碗口崩了好几块,就跟被老鼠啃过似的,值不了个十块钱。”     “没事,你再看看这个。”     此时,陈金水似乎丝毫不在乎这只碗的价值,仿佛知道它的出身就已经足够了。     司徒接过这只马镫,分量很足,起码得有五六斤的样子。铁质,上面锈迹斑斑,磨损的很严重。     “这只马镫九几年的时候我还用来着,后来村里来了一群收古董的,我就拿着给他们看,但是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