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袁景所推测的,丁一得到灵感的来源,是以自己为凶手来做分析而产生的代入感。
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不可捉摸,但却给丁一留下一个信念——调查第三名租客。
灵感从身体上褪去,丁一回过头来思考。不管凶手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必然对作案现场有所考察,以确保作案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的人。虽然第三位租客当时不在现场,但不代表他和凶手没有任何的线索联系。
凶手既然选择了在第三位租客不在家的时候实行谋杀,那么凶手一定调查过第三位租客,从某些渠道得知第三位租客在彼时彼刻不在家。
丁一想起法国犯罪学家埃德蒙洛卡提出的犯罪学定律——凡两个物体接触,必会产生转移现象。
凶手调查过第三位租客的信息,那么一定会留下痕迹。这种痕迹一定可以在第三位租客身上找到。
其实,即使没有洛卡定律,丁一也会如此分析,只是洛卡定律给了自己一个理论支持,让自己更加自信罢了。仿佛那些大道理的格言,没人用作事前的引导,却都用于事后的总结。
丁一打电话给刘嘉,请求查询第三位租客的身份信息。
刘嘉甚是干脆,电话里说了一句“好思路”,便在五分钟之后把资料发给了丁一。
第三位租客名叫管潇潇,二十五岁,就职于证券公司。根据定位显示,管潇潇目前不在本市。
丁一按图索骥,来到管潇潇就职的公司打探情况,得知昨天下午,管潇潇被临时派到dl市出差,出差的期限是两周。
无论是对于出差的人来说,还是对于办案的刑警来说,两周,都太长了。丁一不能等他回来,所以决定去一趟dl市。丁一来到火车站,买了一趟最近的火车票,在候车的时候,丁一给管潇潇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通了,丁一听了一分钟的彩铃,没人接听,电话被自动挂断。
丁一没有继续打电话,慢悠悠地在车站里吃了一份汉堡快餐。坐在快餐店并不舒服的小凳子上,丁一小口嘬着碳酸饮料,直到广播里通知,他所购买车票的车次准备检票了,这才站起身,猛吸一口,喝干了饮料,然后才离开。
行驶的列车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意。列车出站没多久,丁一就仰着头,以一种十分扭曲的姿势睡着了。
下午三点刚过,丁一被手机的振动惊醒,他拿出手机看了看,是管潇潇打来的。
“不愧是证券公司的人,股票开盘期间连电话都接不到。”丁一想着,接起了电话。
“你好,刚才在工作没能接到电话。”电话里传来管潇潇尖细的声音。
“哦,你好。我是一名刑警,我叫丁一。”
“刑警?”管潇潇的语气里充斥着满满的疑问。
“对我是一个刑警,给你打电话是关于一个案件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丁一道。
“案件?”管潇潇依旧是充满疑问的语气。
“对,有一个案件。”丁一不喜欢对方的语气,跟着自己的言语也变得笨拙,“一个案件。我的同事最近有联系过你么?通知你什么事情么?”
“没有。”管潇潇不再用疑惑的语气,这两个字却说得格外用力,显得异常坚定,“没有警察找过我。”
“那你的房东有跟你说过情况么?”丁一道。
“没有啊。本来昨天我该交房租的,可是临时出差了。今天中午给房东打电话,没接通。”与其说管潇潇在对丁一述说,不如说管潇潇在自言自语。
“对了,出什么事儿了。”管潇潇接着问道。
“确实出了一些状况。我需要找你谈谈,了解一些情况。具体情况,见面的时候我告诉你吧,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的。”丁一道。
“我现在出差了,在dl。”管潇潇的语气里有一丝丝的警惕。
“是的,我知道。”丁一道,“我现在去去dl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