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55 李瑛造反(第2/3页)  盛唐高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我们走丹凤门,丹凤门的守将齐少根是我的妻舅,只要说明厉害关系说服他,有他接应,可以直接冲进去救驾。”

    “好,太好了,走丹凤门。”?李瑛当机立断地说。

    兵贵神速,李瑛也顾不了那么多,拿了一把镶了宝石的横刀,带着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的亲兵以及侍卫,再汇合李瑶和李据的卫队,加起来有近三千人,一行人手提利刀、腰挎硬弓、身穿铠甲,全副武装向丹凤门的方向推进。

    “勇士们,到宫中救驾,事成后必有得赏。”

    “太子有令,奋勇杀贼者重重有赏。”

    “兄弟们,杀啊。”

    李瑛一声令下,近三千人全副武装的士兵浩浩荡荡直奔大明宫,一些士兵看着向皇宫的方向进发,心生疑惑,将领不断强调这是杀贼救驾,那些些平日耀武扬威的武候,看到这么多人马,带头的人还是太子李瑛,吓得躲在路旁不敢声张,京兆府的捕快硬着头皮上门询问,当即被不耐烦的李瑛、李据等人下命拉到一边,听话还好一点,那些不听劝或不肯让路的,直接敲昏扔在路边。

    强行阻拦的,杀无赦!

    宫里的武惠妃为了让他的儿子坐上太子之位,正在发动政变,李瑛哪里管得这么多,一阵风向皇宫冲去。

    大明宫内,含元殿西侧一个小广场内,李隆基扶着一脸悲戚的武惠妃,柔声地说:“爱妃,不要伤悲,想必一儿在天之灵,会感受到这份浓厚的母爱,烧了这么多元宝蜡烛,一儿享受不到人间的富贵,在天上也能享受寻常人享受不到的荣华。”

    “谢皇上。”武惠妃轻倚在李隆基怀里,一脸感激地说。

    李隆基轻轻拍了拍武惠妃,转过头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会意,马上吩咐道:“快,动作麻利点。”

    今天一早,李隆基刚下朝,武惠妃就找求见,悲悲戚戚地说,昨晚儿子李一向她托梦,说在天上受苦,让武惠妃给他多烧点元宝蜡烛,一提起儿子李一,就是李隆基也暗自神伤,李一是李隆基和武惠妃的第一个儿子,还是李隆基亲自为他取的名,要知“一”字在古代有天的意思,足以看出李隆基对儿子李一的喜爱。

    要是李一能顺利成长,只要不出重大的过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然而李一在二岁时就夭折,让李隆基和武惠妃都非常难过,听到儿子在天上讥寒,武惠妃提出给儿子李一烧些元宝蜡烛,李隆基答应了,就武惠妃提出在含元殿旁的小方场烧,也得到李隆基的应允。

    用武惠妃的话来说,当年李隆基在含元殿上朝,武惠妃就带着李一在这里一边玩耍一边等李隆基散朝,然后一起回宫休息,在这里留下李一很多的欢乐,即使含元殿意义非凡,然而李隆基作为一位丈夫、慈父,一口就答应了武惠妃的请求。

    至少现在,李隆基在武惠妃面前,还是一位好丈夫、慈父的角色。

    武惠妃亲自筹办,手笔可不小,各种元宝蜡烛准备了过百车,八名宫女太监烧了小半个时辰还没烧完,一条巨大的烟柱冲而起,看着袅袅升起的黑烟,李隆基的心情有些沉重,想起自己寄负重望的儿子李一,想起同样夭折的儿子李敏,眼里流露着淡淡的哀伤,李隆基没注意到,倚靠在自己怀里的武惠妃,眼里露出一丝狠毒、怨恨的神色。

    正当李隆基沉浸在伤感中时,内侍省少监孙仲常突然跌跌撞撞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叫道:“皇上,不好了,娘娘,不好了。”

    皇上不好了?

    哀思被打断,还说什么不好了,李隆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还没开口,一旁的高力士马上喝道:“孙仲常,你发什么疯,无规无矩,还胡言乱话,小收把你的嘴打烂。”

    孙仲常顾不了那么多,一下子跪下来,哭丧着脸说:“皇上,太子殿下带兵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