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2 / 2)

胡爱华五官纠结,“我也想读书的,但是读书好难哦,我都记不住。”

秦澜摸摸她的小辫子,“你记得住菜谱吗?”

“记得住啊!”

“那就行了,你还记得族长说的吗?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饿不死。”

胡爱华认真道,“我以后跟着少族长,一定会吃香喝辣,饿不死的!”

秦澜哈哈大笑,“对的,爱华真聪明!”

“哈哈,我妈妈也夸我聪明!”

蝉鸣阵阵,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中午的气温越来越高,山腰上的野梅子已经可以摘了。

秦森带回来的十斤酒,秦清用了五斤做养身药酒,还剩下五斤,夏月准备用来做果酒。

初夏的早晨,夏月在家做早饭,赶早去地里锄草的秦森回来的时候,稀饭温热,正是好入口的时候。

“吃了早饭你去菜地里看看,这些天杂草都长起来了。我一会儿跟二嫂去山上摘梅子。”

秦森啧啧一声,“你们这些女人真会折腾,肚子刚刚勉强填饱,就要开始享受了。”

夏月白他一眼,“做出来难道你不喝?”

“嘿嘿,那必须尝一尝我媳妇儿的手艺!”

“哼!懒得理你,一会儿把碗洗了!”

“好好,我洗!”

夏月给女儿把煮鸡蛋剥好,“清清快点吃。”

“哦。”秦清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饭,去院子里溜达一圈。

女人们呼朋引伴往山上去,站在山脚下,还能听到一些大嗓门的嫂子们铜锣般的笑声。

秦家寨安居在山谷里,日子过的平淡而有趣,外面就没有这样的好光景了。

此时此刻,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及河北部分,内蒙古大部分、辽宁南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中部、黄河下游以南、华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陷入重旱!

炙热的阳光之下,河道干涸开裂,刚长起来的禾苗被晒得叶子卷曲,虽然现在还没到夏收的时候,但干旱地区严重歉收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干旱之下,粮食变得更加抢手,董大成这样有门道的人都再难买到粮食。

正在这着急上火的关头,董大成收到风声,他等的事儿要来了。确定消息真实可信,董大成二话不说,带着大儿子去拿粮食,他一咬牙,两百斤粮食撒出去。

第二个月,他凭借多年在船上摸爬滚打的经验,压过一个二代,成为上海分公司的三把手!

他这一手入了不少人的眼,原来大家都把他看低了,这小混子摸爬滚打成老混子,还真有些藏得深的门道。

董大成第一天拿到任命书,下班的时候,一路上面带微笑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谦虚地谢过大家恭喜之类的话。回到家里,关上门,痛快地哈哈大笑。

“我董大成也有今天!”

董刚是家里唯二知道内情的,他眼睛贼亮,“爸爸,秦大师真厉害!”

“哈哈,那肯定的!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叫大师呢!不行,我一定要好好感谢秦大师一番!”

董刚:“现在水位浅,船进不去。”

董大成笑骂一句,“笨儿子,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给人送礼也是,只要送到人家心坎上了,送不送到秦大师手里不重要。你不是说秦家还有一些人留在宝山吗?我们送些粮食到宝山县去。”

董妈有点舍不得,“咱们家粮食也不多了。”

董大成吼了老婆一句,“没见识,你就是小心眼,家里剩下的这一百斤粮食都是人家给的,全送到宝山县那也是借花献佛,有什么舍得不的?”

董刚道,“爸,也不用全给送去,咱们给一半吧。”

“也行,刚才回来的时候遇到老张,他在南方有门路,能弄到不少海货,到时候多分一点给送去。”

董妈笑了,“这样挺好,菜也能当饭吃嘛。”

她没什么见识,虽说知恩图报是应该的,但在他心里,自己一家老小不饿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董大成不理会老婆那点儿小心眼,吃了晚饭出门去找老张,务必给他多弄些海货回来。

“备注:干旱区域的数据来自三年困难时期官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