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头版头条(第1/2页)  江南的雨朔方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周,钟山决定改变这种工作局面,自己下去采访一篇社会新闻。     在电视台当记者时,钟山就注意到,青山市解放桥下面的桥洞里,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旧物市场,其中很多商贩经营劳动保护用品,那里不但卖劳作服、皮手套、大头鞋、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还卖电焊条、焊枪、刀具、管钳甚至电动机等企业生产用具。他曾经问一个商贩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弄来的,对方生气地说:“你这小兄弟真好管闲事,买就买不买拉倒,问这么多干啥?”     一次与梁家柱在一起吃饭,钟山又提起这件事,梁家柱说:“不用问,都不是好道儿来的,有的是从企业内鬼手里买的,有的卖家本身就是贼。我过去在五金厂上班时,手头紧的时候,也干过这勾当,现在想来够缺德的,等于孩子偷自己家的东西低价卖给外人,换点零花钱买糖吃。这些东西从企业里偷出来,或者低价收过来,转手又高价卖给企业,是典型的损公肥私。”     钟山问:“反正你现在也不在企业干了,这个利益链条可以详细跟我讲一讲,作为我新闻报道的素材吗?”     梁家柱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是应该曝光一下这些损贼和黑心商贩了!你说职工把厂子偷光掏空,自己不也完蛋了吗?商贩发这样的不义之财,亏心不亏心?!”     星期一早晨,钟山没有去报社,而是骑自行车直接到了解放桥桥洞旧物市场。趁摊主不注意,掏出相机,拍下了市场内各种大件的生产用具。又悄悄在小本子上记下了所看到的物品的名称,数量。有许多都与梁家柱讲的相吻合。     他来到市场头一个年纪稍大的摊主面前,问:“我手上有一批电动机你要不要?”     摊主问:“都是什么型号的?”     钟山依据梁家柱告诉他的随便编了几个型号。     摊主说:“要是要,不过只按商店里卖价的30%收购。”     钟山又来到市场尾另一个摊位前,问这几种型号的电动机有卖的吗?对方回答,只要你想买,可以预先订货,什么时候货到通知你,价格比商店里会便宜20%。     钟山算了一笔账,如果是一台原价100元的电动机,小贩30元从企业内鬼手里收购,又以80元的价格卖给企业。这里,内鬼赚了30元,小贩赚了50元,这80元的损失全部由企业买单。     离开市场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钟山回望这个绵延数十米的旧物市场,好像是阳光下的一个阴暗丑陋的黑洞。于是,他头脑中闪过了这样一个标题——阳光下的黑洞。     回到报社,钟山到食堂匆匆忙忙吃了一口饭,就伏案写起来。刘主任跟跑商业局的记者薛蔓妮下去了,部里只剩他一个人,所以工作特别专注,又因为骑自行车回来的路上已经打好了腹稿,所以稿写得非常顺利。从自己眼睛看到的市场现状,写到与两名摊主的对话,写到梁先生道出的个中玄机,写到自己算的一笔账,写得有理有据、条分缕析,自己回过头来读一遍都义愤填膺。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总编室梅主任推门进来了,问:“小钟,就你一个在呀?老刘呢?”     钟山说刘主任跟记者下去采访了。     老梅又问:“小钟,你手上有什么重要稿子吗?孟总在总编室督战呢,明天缺个头版头题,市领导强调报纸新闻批评报道和正面宣传要三七开,那个七好完成,这个三就困难了。”     钟山说:“我这里有一篇反映旧物市场乱象的稿件,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老梅接过钟山递过来的抄写得清清爽爽的稿子,翻看了一遍,一拍大腿:“就它了!”     第二天,深度报道阳光下的黑洞在青山日报头版头题位置发表,老梅还亲自配了一篇短评斩断罪恶的黑手,呼吁各方面加大对企业内盗和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斩断这条黑色的利益链条。总编辑孟凡野在稿件旁边的空白处用毛笔蘸红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